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山村教师“一人一校”坚守深山22年

2012年08月21日 2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8月21日电(吴大全 杨昌涛 陶瑕霜)一座大山,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一群孩子。这一单调的场景定格在重庆酉阳县五福乡黄角村小学。22年来,白远良“一人一校”,身兼语、数、音、体各科教师,从一名年纪轻轻的帅小伙变成了头发花白的小老头。

  扎根深山和孩子们在一起

  21日,经过5小时的翻山越岭,两间低矮破旧的瓦房映入记者眼帘。这就是五福乡最偏僻的黄角小学。

  因路途遥远且崎岖难行,少有教师愿在此任教。有些曾在此任教的老师因受不住条件艰苦、薪资微薄,坚持不了多久都离开了,村里每年都为请老师发愁。

  时至今日,48岁的白远良已在黄角小学执教了22年。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89年,在外地务工7年多的他回乡后了解到乡亲们担心学校没有教师上课,更忧心学校老师替换得太勤影响孩子们的学习,都希望有一位老师能长期留下来任教。这一年秋季,开学好几天了还没找到老师来上课。白远良思来想去,毅然放弃了外地挣钱的机会,决定留在家乡代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传道授业背上山村希望

  白远良的左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骨折受伤,走路有点瘸,这次脚伤也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左脚承受不了重力,重物只能靠肩背,每次背的重量不能超过30斤,且时间也不能太长。

  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交通闭塞,每学期的教科书和作业本都需要白远良从乡上的中心校用背篓背回山里的村小。开学初是白远良最辛苦的时候,虽然几十人的书本并不算多,别人一次就能背完,但白远良至少需要两次。黄角小学人数最多时,白远良光背书就用了两天时间,来回一次需要4个小时。遇上下雨天,又陡又滑的黄泥路出行不便,为了让孩子们开学时拿到干净、整洁的新书,白远良用塑料袋将书本包好,以防书被淋湿或掉在地上,同时还准备了一根拐杖备用。每年开学,白远良总是想方设法抢时间,争取上课时间和中心校同步。

  “这么多年来,2001年是最忙的一年”,白远良回忆说,这一年是历年来学校人数最多的一年。学校分3个班实行“三级复式”班教学,从上课、备课到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白远良独自承担了3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压根顾不上休息。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他每天把教学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还将跟不上的学生带到家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白远良结合村小学生实际,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村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任教22年,他所带的班级教学质量经常居全乡前茅,曾多次获评县、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深受爱戴村民自发筹资助其解困

  白远良在黄角村教书20多年,村里35岁以下的人大多数是他的学生,在村里很受村民们的尊重。由于村小远离集镇,白远良一人坚守学校,村民会不定期送来自家菜园里产的蔬菜;村里山高缺水,村民们有空时会帮他挑水,农忙时还经常帮他抢耕、抢种、抢收……

  记者从村里人口中了解到,白远良家境较贫困,父母经常生病,家中重担落在妻子一人身上。2009年,白远良的父亲、母亲、妻子三位亲人相继去世,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儿子、女儿还在上初中,白远良仅凭一份微薄工资维系全家生活,尽管每月花销省了又省,经济状况仍愈显捉襟见肘。好不容易凑足了女儿的学费,女儿、儿子的生活费却还没有着落。

  “这么多年,白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的孩子,我们绝不能让他家的孩子失学。”村民们自发为白远良在外读书的孩子凑足了生活费。村里人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白远良经常从40多元钱的工资里给学生垫学费,目前都还有一些钱没有收回来,他却烧掉了那些欠条,“相比白老师20多年来为孩子们付出的一切,这点生活费太微不足道了。”

  “作为教师,就应该踏踏实实搞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心。”这是白远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已年近半百的白远良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的村小。学生虽然少了很多,但他并未放松,除了教学以外,每天还坚持给学生们做饭,生活虽艰苦但乐在其中。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