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大学高教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建立大学联盟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17日 1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1月17日电 题:重庆大学高教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中新网记者 蔡双燕 郭虹 韩璐

  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急速发展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密切关注。在硬件提升之后,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公众期待和社会需要?

  对这一问题,中国的一些高校改革者走出了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在原有框架下进行改革,一种是借鉴国际模式另起炉灶。前者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在本科教育中打破文理分科推行通识教育,后者以南方科技大学、汕头大学为代表,实行校董会制度,教师年薪制,实施国际基准学分制,全方位推行ISO质量管理认证……等等。而新近宣布成立的上海纽约大学则宣告了高教领域“国际水准”的全面登陆。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作为重庆高校领头羊的重庆大学如何应对?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教。2000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2010年来,重庆大学确立了“建设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新目标,提出用五年打基础,走内涵发展之路。重庆大学陆续进行了建立学部制,学科布局调整,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改革,并为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沿着这一改革思路,重庆大学正在由一所传统的应用型工科大学转化为一所现代综合型大学,为重庆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学部制改革

  “一件简单的事情,院长要奔波于几个部门,可是却没有任何人或者机构对学院的状况负责。”提到改革前的情况,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这样描述。

  2011年,重庆大学尝试进行学部制改革。当时,校内对于学部制改革并不是一致赞同,有人认为,这样会增加管理层级,让行政成本进一步加大。“那就先在小范围内试一试。”林建华坚持。

  “试验田”运行一段时间后,一些院系主动提出建立学部的要求。最终,学校建立了四个学部:文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和信息学部。原先的26个二级学院划入学部,单列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法学院,形成了现在所俗称的“四部两院”。

  在学校-学部-学院管理构架下,学院是实体机构,负责教师管理和教学、科研的运行。学部相当于学校的派出机构,负责所属学院的管理和协调。同时,学校赋予学部一定的人、财、物调配权力,使得学院很多需求在学部层面就可以解决了,不必再面对众多的职能部门。

  以信息学部为例,将信息学科中的计算(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通信(通信学院、光电学院)、控制(自动化学院)、电子(通信学院、光电学院)置于同一学部管理,“这促进了信息学科的整合,不仅有利于信息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也有利于本科通识教育的开展。”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学明说。

   “在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中,职能部门是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决策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在新的管理体系中,学部要设立相应的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院长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等,重大学术问题要经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庆大学文理学部副主任蔡珍红说,“在这个意义上讲,学部是一个学术色彩非常浓厚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在教师的晋升、学科布局调整、学术标准确立、人才引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搭建、院系之间的学术合作等方面,学部将与院系密切配合,提升学校的学术管理水平。”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