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0后大学生传承爱心 捡垃圾捐助贫困山区孩子

2013年05月04日 0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厦门5月4日电 题:90后大学生传承爱心捡垃圾捐助贫困山区孩子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在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大学,有一群90后大学生。去年,他们靠“捡垃圾”,为贵州乌蒙山区孩子“捡出”了一个篮球场;如今,他们又辅导师弟师妹,把爱心的“火炬”传下去。

  “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中新社记者走近这个团队,感受了他们的爱心计划。他们都是厦门大学公务事务学院的学生,20出头的唐光耀是他们的队长。

  2012年10月,唐光耀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开展一个爱心项目,为山区孩子做点事。

  “当时有两个考虑,第一,这个活动要让大家都能参与;第二,那时我们还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地处偏僻,出去打工不方便。”唐光耀说,在大家的讨论中,“捡垃圾”这个意外的选项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大家决心用收废品换来的钱,存到一张“爱心”储蓄卡里,捐给山区的孩子们。

  “刚开始确实很尴尬,尤其是到同学宿舍收集废品时。”外表靓丽的队员曾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他们只好不停地解释,“回收这些东西,是为了卖钱,去对口支援一些西部的小学”。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收集到近3万个废瓶子、数百斤废旧书报和衣服。“平均每个人一天都要捡上两三个瓶子”,唐光耀说,这些东西换了3000多元人民币,“大家都觉得捡破烂不丢人,又环保又助人”。

  正当同学们按照计划准备把现金捐给贵州乌蒙山区毕节南沟村小学的小朋友时,他们收到了对方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显示,下课后孩子们没有娱乐项目,只能聚在屋檐下玩。南沟村小学校长告诉唐光耀,学校条件艰苦,孩子们没有玩的地方,也没有看书的地方。

  于是,同学们改变了计划,不再是简单捐钱,而是要为孩子们盖一个篮球场。

  唐光耀说,仅靠“捡垃圾”的收获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凑够钱,18位同学成立了援助队,掏光各自的“家底”,又捐出了18000多元零花钱。唐光耀又向一家企业拉了赞助,最终凑了近5万元的经费。

  为了省钱,唐光耀和同学们决定,利用2012年的暑期,自己去贵州用双手盖起篮球场。

  “一切为了省钱”成了这群远赴乌蒙山区的大学生最大的考量。唐光耀说,在山区吃饭是自己动手做,每天每人的伙食经费10元钱;住宿找了镇上的一个小旅馆,为了节约,11个女生挤在7张床上,7位男生则挤着睡4张床。

  最困难的是洗澡。“每天干完活一身污泥,不洗漱一下是不可能的。”唐光耀说,可是供18位同学使用的,只有两个卫生间,“每天大家只好排长队,等最后一位同学洗完,往往已是深夜12点多了”。

  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同学们每天在学校空地上运水泥、铺碎石、架篮板,或者为孩子们布置图书室;早上六点出发,往往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到住处。

  “不时有乡亲来工地帮手,随身还带着水果,硬要塞给我们吃。”这群年轻人的爱心,感动了当地乡亲,让唐光耀他们难以忘怀。

  在盛夏中干活,大学生们晒黑了,脱皮了。但曾瑜对记者说,回到学校后,看到孩子们发来的照片,看到他们快乐的打篮球,“就会觉得我们这个活动真的是有意义”。

  这群90后大学生的付出也得到社会的肯定。他们先后被评为201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和2012年感动福建人物。

  明年,唐光耀和他的队友们就要毕业了,但师弟师妹们已经在他们的辅导下组建了新的团队。“捡破烂当然是保留项目。”唐光耀说,他们也鼓励师弟师妹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出更多的点子,继续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