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考场外的公平更值得关注

2013年06月04日 09:09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吉林省将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金属探测仪一响,即便只是文胸后面的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6月3日《长沙晚报》)

  用严苛安检等措施杜绝考生作弊,确保高考公平,不仅仅在吉林省,在全国其他地方,这也很有必要。但除了严格防止高考作弊之外,与考生相关的诸多权益方面的关注和保障同样迫切,防止高考作弊,只是确保高考公正公平的第一步。

  我们在关注了高考考场公平之时,是不是应将目光关注一下高招录取公平?2009年曾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罗彩霞事件”以及浙江航模高考加分事件就是例证,而这种考场外的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更具杀伤力。因此,在严格、全面杜绝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有像防止舞弊案发生一样的把关和投入。特别是在高考加分、保送生、自主招生方面,公正公平更应该有所保证。

  当然,造成高招录取最大的制度性不公,还是高校录取的本地化。因为涉及部属高校地方化建设以及户籍改革滞后等深层因素,部属高校、重点大学生源本地化的问题,虽近年来屡有提及,但在生源比例的调整上,并不尽如人意。也因为这样的体制性诱因,直接导致了诸如高考移民等问题的存在。相关方面在想方设法对高考移民进行“围追堵截”的同时,还应该在生源“去本地化”等本质性问题改革上多下工夫。

  另外,在居高不下的学费面前,对农村学子和贫困家庭的考生而言,学费问题可以造成不公。比如,在“拼爹”就业的现实面前,对那些没有家庭背景的孩子而言,亟待完善的就业制度和应被规范的就业环境,仍会造成不公……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是期望,相关方面在“严防死守”高考舞弊的同时,能在其他方面的公正公平保证上,多用心用力。高考仍是目前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最重要发动机之一,在其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被完善健全开发、构建之前,确保这一发动机永葆活力,无论如何提及都不为过。(孟丽)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