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大学给导师发“请客费”增进师生交流

2013年06月17日 15:5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学校出钱,老师“请客”,把课堂搬到博物院、咖啡馆甚至是餐桌上——中国人民大学遴选179名新生导师,开设“新生研讨课”,并且每人发放2万元,用来请学生们喝咖啡、吃饭、参观博物馆……这则消息一经披露,已经毕业的校友们感叹“生不逢时”;围观者则担忧此举华而不实,有变相福利之嫌;更有人戏谑:“这是人大的招生广告吗?”事实上,“新生导师”制度在人大已经低调运行了一年,对初入校门的新生而言,被名教授“请喝咖啡”,无疑是一项难得的“福利”。

  经费 用途

  “这报道很坑爹啊。2012级新生的预算是1万元。看了这个报道之后,同学们一定觉得新生导师们黑了校长给他们福利的50%……”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系主任郑新业在自己的微博上调侃道。一位去年担任过“新生导师”的教授笑着对记者说:“说是1万,但是也没有到账,(活动)还是我们自己拿钱。”

  尽管外界关注的焦点大多放在了2万元经费如何花、如何报账上,但身在其中的“导师”们对经费问题却并不敏感——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新生导师并非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而是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教授,甚至还有许多院系的系部主任和副主任。

  绝不只是请学生吃饭,更多是用来组织社会实践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工作):

  “新生导师”是从2012级,也就是去年9月份入学的同学开始首批试行的,是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项目主要强调几个方面的适应,包括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兴趣的培养等。选择一些学术资深、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老师来担任导师。

  现在的方案是每个新生导师带15人左右的小班,从入学到本科毕业,一管到底。前期的做法是统一请一些老师或校友,先由他们讲经验讲体会,然后再由导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为了鼓励新生导师把活动搞得更丰富,学校提供了一些经费支持。经费的使用范围很广,绝不只是请学生吃饭,更多的还是用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小调查、外出交流等。

  去年我们学院新生导师带的班,刚好赶上大型的人口普查会议,导师就把学生带了过去,让他们一进大学就能感受到高水平的学术研讨。这些活动最基本的(费用)是交通,这时候,导师经费就可以提供一定支持。如果对这项举措的关注点仅仅停留在经费上面,就太狭隘了。

  导师 体会

  大学越来越大,师生渐行渐远,这是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遭人诟病的问题。“过去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回家包饺子,那种感觉特别融洽,现在很少了。”段成荣感慨。

  “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越是资深的教授精力更多地会放在研究生、博士生身上,和本科生的交流相对少很多。这是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相武说,“人大要求所有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但是这种交流也就是在课堂上。”

  那么,特别遴选出的“新生导师”们将怎样和学生进行交流呢?

  教授们会和学生分享自己年轻时的一些考虑

  孙玉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首批新生导师):

  “新生导师”制,实际上是一个团队。比如我们公管院,是6位教授领衔,吸收了几乎学院所有的老师参与。我们把一百多名新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由负责的教授制定出大致的教学计划。计划的主要目的不是对他们进行太多的专业教育,更多的是怎么应对大学生活,怎么处理人生规划,包括一些公共精神的培养,当然也有专业准备方面的内容。

  一般是利用周五的时间,有些是实地上课,我们可能就要为学生准备好盒饭(实际上钱主要用在这些方面),比如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也有的老师会安排学生看话剧,看完之后进行研讨。

  这样一种模式会让学生感觉非常放松,也有别于入学教育:老师也不是辅导员、书记,都是院系的教授。教授们会和学生分享自己年轻时的一些考虑,非常开诚布公,平等化地交流,更多是从“三观”的角度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还会有其他国家和港澳台的老师,谈一谈在香港、在台湾的大学生活和这个专业是什么样子;也有的是对专业准备做一些指导,讲讲这个专业可以做什么研究,什么时候开始介入以及一些技术方法上的讨论。

  如果平时没有足够的交流,“吃饭”的效果也未必好

  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新生导师):

  “新生导师”在去年是一项尝试性举措,是帮新生适应开学这段时间,还是整个四年全带下来?当时都没有定论。形式上,既有统一的关于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讲授,也有个性化的小班讨论,有点像临床教学,大家可以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然后一起给出一些可能的方向和答案。首批新生导师主要都是带着一腔热情,也没有太在意究竟有没有钱。

  很多人关心“吃饭”这种形式。课堂以外,我也请学生一起吃过饭。其实吃饭时间短,一个班十几个人坐两桌,一顿饭下来,跟每个人真正沟通的时间也不充分。如果平时没有足够的交流,吃饭的时候也不是都能说得开,所以工作主要还在平时。比如,老师的课题多吸收学生参与,组合更自由一些,学生可以更明确自己适合哪种方向、哪类课题,老师辅导学生的效果也会更好。

  我个人认为研讨课的方向是对的。特别是在中国,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上以及学生内部的组织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调整,导致学习和生活上乱了阵脚。另外,新一代的学生跟我们那一代人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不一样,当前一些师生之间的误解,很多都是隔膜造成的。所以,想办法让师生之间拉近距离,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做新生导师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因为每个学生家境、个性和能力都不同,所以他们适应起来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也不同,很难统一规划。研讨课究竟该怎么开设,仍然需要多多与学生沟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学生 看法

  曾经有人调侃,开学典礼的作用就是把学生集合在一起认识校长。而许多上过大学的人们,对校长、院长、系主任的大部分回忆也是在各种会议上。交流主要靠开会——在这一点上,大学离机关单位正越来越近。

  新生导师的出现,或许正是一种纠偏的有益尝试,而学生们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些没担任导师的新老师,对学生投入很多,也愿意把心力花在学生身上,但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经费。

  不是“导师”但同样带学生活动,也该有经费支持

  魏薇(中国人民大学07级本科,11级硕士):我进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新生导师这样的福利。当时作为新生,感觉在心理调适、学习方法和人际交往方面,都需要有人指点。面对这些问题,过去主要的方法就是开会,学院书记开大会,班主任开班会,跟老师的交流虽然有,但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和侧重点。

  回想起来,我觉得研讨会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讨论学术问题,也可以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比如学一个统计软件的应用或者读一本书的感想。我们系有位教授,每学期会教我们一门课,学期中间带我们去香山开一次研讨会。他会提前指定让我们读某本书里的一章,或者给我们一个选题。到了香山,先吃点东西、喝点东西,再一起讨论那一章的内容,让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只是个别老师的尝试,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当时我们的交通费用是自己负担的,吃的方面老师给补助一些。

  有一个问题是,2万元经费只是给新生导师,但其他老师也会有带学生的需要,那他们的经费该如何解决?尤其是一些新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投入也很多,也愿意把心力花在学生身上,却没有足够的经费,这就出现了资源上的不平衡。

  外延

  节食女生被疑拮据

  收到校方关爱短信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如无困难,也请回复以下,以便下月不载(原文如此)重复问询。”

  最近,一条华东师范大学女生因减肥期间,饭卡消费记录过低,而收到学校“关怀”短信的微博引起了网友围观。

  事后,华师大官方微信账号做出了解释:学校自主开发了一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在测算全校学生月度饭卡消费记录之后,每月向“认定”的困难学生发出询问短信。

  今年4月,全校有26位学生收到了询问短信,反馈多是“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只是之前皮肤过敏很厉害,不能吃带油的东西,所以没花什么钱”或者“无生活困难,谢谢!学校这样好温馨”之类。

  其中确有困难的3人,两人因考研购书花费较大,勤助中心老师指导他们申请了学校的《读书启航计划》获得购书补贴;另一人因身体原因有暂时困难的同学,勤助中心按临时困补办法给予了资助。

  对此,有公益人士撰文评价这样的方式“保护了寒门学子的自尊心、个人及家庭隐私”,“非常人性化”。

  从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忽视,是大学不断膨胀的负面效应。通过数据挖掘主动识别困难学生,和专门为新生遴选资深导师,两者看似不相关联,但背后都隐含着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的逻辑。

  “有了新生导师之后,整个本科四年期间,学生有什么思想上的问题、学业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很方便地跟老师沟通,这其实是回归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说。

  症结难解,探索可贵,只有不断利用新技术和新资源进行尝试,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大学大而有当。

  主 笔:张 棻

  实习生:宗媛媛

  素 描:宋 溪

【编辑:王珊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