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凭作坊为何屡禁不绝

2013年07月22日 09:1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漫画/高岳

  被上大学网披露的100所虚假大学,以及更多尚未被揭开画皮的非法院校,在伤了诸多考生及家长的同时,也让国人蒙羞,已有外媒在提醒他们“在华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们要当心了”。

  文凭作坊如此之多,赤裸裸的招生欺诈,并不高明的欺诈手段,为何生命力如此顽强?尤其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被媒体多次曝光、被主管部门勒令停止办学甚至取缔的“高校”,依然在正常“招生”。

  “有需求就有市场”。全社会对文凭顶礼膜拜,几乎所有的招考招聘将学历门槛设得越来越高,即便是经济条件极好可以直接接手“家族产业”的学生,也需要学历来“装点门面”。在这种情况下,寄希望于考生和家长更超脱更理智,是不现实的。

  著名教育学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考生和家长相信“潜规则”存在,是虚假大学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潜规则”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不诚信的现象在各行各业比比皆是,也难怪学生家长会相信能以非常路径和手段进入好大学。

  改变社会的风气和观念,注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有些事情却是可以马上做并立竿见影的,那就是监管机构的积极作为。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对于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每年都会公布;也提醒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及“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所有正规大学的名单,并不时发布预警。各地教委也通常会有备案、年检等方面的信息可供查询比对。但这远远不够,还要主动查处,紧追那些违规学校,让他们无处躲藏。

  虚假大学都有看似正规的官方网站,负责网站备案和审核的网络监管部门就有责任严格审核。张大监管部门的火眼金睛,强化网络监管部门的审核责任。只有尽职尽责,那些违法网站才会没有容身之地。即使他们能够建立起来网站,也因为没有合法的备案号和其他具体信息而难以获得信任。如此,虚假大学的网站才不会钻了空子。(张维)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