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昆明午餐暂停事件暴露六大问题

2013年08月23日 09:30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此次五华区共有29所学校暂停供应午餐,其中包括不少热点小学。一时之间,一顿午饭不仅影响了众多家庭,也把学校、教育部门推上风口浪尖。

  暂停午餐以来,家长们疲于应对,甚至焦头烂额;孩子们午休时段放了野马,甚至只能在街头游荡;而学校、教育部门也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坦言当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1 择校现象不在少数?

  有些学生上学是“南征北战”,家距离学校达十多公里,甚至更远,中午回家吃午餐几乎是不可能。

  孩子中午不能在学校吃午餐了,许多家长顿时束手无策,只好采取送盒饭、下馆子、送午托班等办法。其中一些家长表示,家住得太远,中午根本没办法接孩子吃饭,只能送午托班。

  值得关注的是,择校问题因为午餐事件而凸显出来。张先生家住滇池路,孩子在五华区一所热点小学就读,这两天也因为午餐问题焦头烂额。五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小学尽管是按照划片就近入学,但有些家长在孩子学校附近上班,家住得却很远,或者还有的是住得近,但上班单位比较远。

  2 教师家长之间沟通不够?

  现在暂停供应午餐,在经历了最近几天的不方便之后,许多家长又觉得还是在学校吃午餐相对更方便和安全。

  在午餐还未暂停供应之前,有些家长因为孩子表示午餐不可口而埋怨老师,尤其是5月31日东华小学“午餐回扣”事件被曝光后,一些家长认为老师就是在学生“口中夺食”,有悖师德。

  不过,也有许多老师觉得很冤枉,认为不能以偏概全,“我们也很辛苦,中午也想休息一下,可是看着那么多孩子因为不能在校吃午餐而放野马,又觉得于心不忍。”一位小学老师说,“可是,怎样让午餐供应和监管更科学合理化,既合情又合规,最终让好事做好,需要思考。”

  3 午间监管收费是否合法?

  五华区教育局局长李劲表示,如果上级部门不批,这个钱就不能收,即使批了,也不能批为教育服务性收费项目。

  在五华区给家长发放的问卷调查中,提到了“如果进行有偿监管,你认为合理的费用是多少”,一共给了4个选项:40元/人/月、50元/人/月、60元/人/月、70元/人/月,这是采取了计时计人的方式。

  一旦收费,这个收费合法吗?按照昆明市调研后提出的第一个方案来看,该费用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学校预算管理。费用由自愿选择午托服务的家长缴纳,学校收取,与送餐企业收取的学生中餐费严格分开。

  4 家长需要哪种午间监管?

  文林小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觉得,相比之下,还是希望孩子在学校吃午餐,“在校园里才是最安全的”,不像现在每天到处打游击。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能吃到卫生营养的午餐外,家长最希望的午间监管就是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少受访家长认为,吃完午饭最好不要组织集体学习尤其是补课,希望能把午间休息时间全部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做想做的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前提条件是,一定要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尤其是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校园。

  5 家长委员会有没有用?

  有家长认为有的家长委员会很多时候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家长的声音,尤其是在选择供餐企业时,家长委员会没有太多话语权。

  目前,昆明不少学校的午餐供应是由家长委员会在参与管理和监督。

  昆明市的规定是,希望在学校指导下,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并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中餐的服务、管理、监督。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定期对学生中餐质量进行监督,及时收集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6 小学生午餐,责任在谁?

  学校暂停供应午餐,许多家长措手不及,也殃及到孩子。那么,小学生吃不吃得上午餐,责任在谁?有人责怪学校,也有人埋怨家长。

  昆明知名律师张宏雷认为,午餐暂停供应事件看起来学校很委屈,的确也没有法律规定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午餐服务,老师除了教学任务外,对午餐也没有义务。“现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掐来掐去,把政府的缺位绕开了。小学生吃饭,责任在于政府,具体讲就是教育部门。”张宏雷说,大学和高中都有食堂,义务教育已经进步到今天,为什么小学连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

  张宏雷说,小学生是未成年儿童,《联合国儿童人权宣言》提出,儿童应受到特别保护,并应通过法律和其他方法而获得各种机会和便利,使其能在健康而正常的状态和自由与尊严的条件下,得到身体、心智、道德、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在为此目的而制定法律时,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

  春城晚报 刘超 明军 韩辉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