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师坚守山区教学点38年不动摇 多次拒绝调离

2013年09月03日 14:17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1日,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地处偏远山区的铅山县湖坊乡横塘小学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说是横塘小学,其实这里只是个教学点,属铅山县湖坊镇边远山区,与弋阳县、贵溪市比邻,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通往外界。38年前,王克忠就开始在横塘小学任教。2006年,横塘小学撤为教学点,仅剩一二年级的学生,王克忠也成了教学点唯一的老师。

王克忠护送孩子上学

  坚守山区教学点38年不动摇

  “小心点,注意安全”。记者见到王克忠时,他正满头大汗地领着几个孩子往教室赶路。王克忠今年57岁,他个子不高,却有一双笑眯眯的眼睛。38年来,他拉扯着无数个孩子的手,踩着泥泞的山路,守着那所山村小学。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既温暖又高大,山里的孩子懂事、山区的百姓重情,所以我在横塘小学一呆就是38年。我教过的学生都有3代人了,现在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他们的爸爸、爷爷都是我的学生。”王克忠自豪地告诉记者。

  虽说只有一个老师8个娃,但课堂上一切都很正规。教学点虽然简陋,但每天6节正课两节自习,全部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设,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只要是开了课程的,王克忠全都教。由于当时没有修建公路,学校周边都是羊肠小道,定期接送学生成了该校老师的传统。

  “以前通往教学点的路没有通汽车,学校所需的教学用品以及日常用品全靠人力用肩挑上去。去年,这里新修了一条公路,大家出行才方便了很多。”王克忠告诉记者,如今的教学点是占用村委会两个房间设置的,三年前,横塘小学还在更远的大山深处。

  王克忠的学生汪春仙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85年5月的一天,正读三年级的自己突发高烧,王老师背着她,走了10多公里山路,送到了乡医院及时得到了救治。

  为承载山区教育梦,多次拒绝调离

  1975年,王克忠成了横塘小学的民办教师,第二年担任横塘小学负责人。1977年,他考取了上饶师范学校铅山分校,脱产学习。

  原本他可以在县城工作,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不理解的举动,他主动申请回家乡横塘小学当“赤脚”教师。如今,回忆起当初的决定,王克忠告诉记者:“我记得回县城那天,横塘的乡亲们个个端着水酒来敬我,诚挚地要求我留下来。那场面令我终身难忘,我是个重感情的人,于是决定铁了心不走了!”说起当年的抉择,王克忠没有一丝后悔。

  1980年,王克忠转为正式老师。当时横塘小学山高人稀,条件十分艰苦,但高峰时期也有学生240人,教师12名。好几任中心小学校长要把王克忠调到中心小学或交通便利的学校,王克忠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他说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他要实现山区孩子都能接受教育的梦想。

  但随着横塘村村民不断外迁,学生也越来越少。2006年,湖坊中心小学上报县教育局准备撤掉横塘小学。横塘村群众得知消息,成群地来到中心小学,再三请求保留横塘小学。最后,横塘小学撤为教学点,仅剩一二年级学生,留下王克忠和一名代课教师。不到两个月,代课老师嫌工资太低,外出打工去了,结果王克忠就成了教学点里唯一的老师。

  “王老师这38年不容易,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但他每天都在微笑。”铅山县教育系统的一位老师这样评价他。据了解,王老师是小教高级老师,曾被评为上饶市优秀教师,两次获得铅山县教育局表彰。

  把青春年华献给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

  1999年,王老师的妻子患了神经衰弱官能综合征,不但做不了家务,一年光医药费就要近万元。2000年,年过八旬的老母又双目失明,家中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王克忠身上。

  尽管家中经济拮据,可学生家庭有困难,王克忠还是尽其所能地帮助。有一年开学时,王克忠见班上的王丹姐妹没来上学,放学后便去家访。王丹父亲一个劲地说没钱,最后竟说:“要不你借钱给我?我给你写借条。”王克忠满口答应下来。如今,像这样的欠条,王克忠还保留着七八张,“我不要他们还钱,只希望他们也能将爱心延续下去。”王克忠说。

  如今,王克忠每天5时起床,烧饭、洗衣服。6时30分,部分学生在家长的护送下来到王克忠家,王克忠安顿好妻母后,自己用一根棍子,前面吊着学生的饭盒,后面挂着学生的书包,带着他们排队上学。7时许,王克忠到校与当地家长交接好学生,8时正式上课。15时40分放学后,王克忠又带着部分学生回家,之后开始田地间劳作、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吃完晚饭后,王克忠开始改作业、备课。这就是王克忠的一天,周而复始,每天如此。

  38年来,王克忠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教育事业。他在日记里写道:“猛回首,园丁卅八秋。功名富贵尘与土,自甘休。两鬓白,无所愁。惟愿花卉茂,丹心留。”信息日报 陈万民、记者王敏君摄影报道

【编辑:燕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