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幼儿园国标校车难上路 教体局懒政校车标牌未获批

2013年10月16日 10:18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天气已转凉,但上饶市信州区幼儿园小朋友却无校车乘坐。原因有二:一是信州区教育体育局叫停非国标校车,二是幼儿园购买的国标校车难以获得标牌,无法上路。

  因信州区无一所幼儿园的校车取得标牌,一些幼儿园只好偷偷用非国标校车接送孩子。10月14日,信州区教体局幼教办主任王菲对此解释说:“即使有标牌国标校车上路,也会出现用非国标校车接送小孩的现象。”

  国标校车被“叫停”

  信州城区有各类幼儿园94所,在今年春节以前,幼儿园接送小朋友大多用的是非国标校车。在信州区82辆校车中,合格的专用接送车仅有6辆。今年2月17日,信州区教体局幼教办通知,要求信州区所有幼儿园在2013年春节后一律停止使用非专用校车。

  此后,世纪红缨、福佑江湾、福佑东都、福达、三清等9所幼儿园及时停用了之前使用的非国标校车,并从正规厂家购置了国标专用校车。根据2012年国家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公安部的规定,学校或者校车服务的提供者除了要给校车正常上牌外,还要申请校车使用许可,也就是校车标牌。

  按照相关规定,信州区9所幼儿园的校车,要想取得校车标牌,需要教体局、交警大队、交通局以及信州区政府4个方面的审查意见,其中教体局的审查意见为前置条件。然而9所幼儿园多次提出申请,却在信州区教体局卡了壳。8月8日,信州区幼教办突然召集城区9所拥有校车的幼儿园开会,以出于“安全”考虑为由,告知各幼儿园2013年秋季一律停用包括专用校车在内的各类校车。

  记者在信州区采访了解到,世纪红缨幼儿园含小学教育,在其承诺只用校车接送小学生后,在今年9月30日拿到了校车标牌,其他8所幼儿园只能“望车兴叹”。被逼无奈,其中5所幼儿园将校车低价转让至弋阳县、上饶县等地,另3所幼儿园只能让校车“休息”。

  被迫签弃用校车承诺书

  “上牌、保险费等算下来,一辆校车上路需要近19万元,最后不得不以十五六万元的价格转让。”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说,虽然在停用校车承诺书上签了字,但他们是极不情愿的。

  “使用校车危险性很大,不提倡、不鼓励,因此在提出审批的时候,尽量对幼儿园负责人做说服工作。”信州区教体局负责人称,国家对幼儿园会有扶持资金,到时候只能从这块给予8所幼儿园照顾,降低他们的损失。

  其实,各幼儿园负责人不得不签承诺书还另有原因。因为民办幼儿园每两年要评估一次,评估的主体就是信州区教体局幼教办。“不用校车不限定生源,如果非要用校车接送,则限定幼儿园的生源,抓到一次罚一次。”“不签承诺书也可以,如果要用校车幼儿园就没有存在必要,直接将你幼儿园注销。”王菲的这些狠话被人悄悄地录了音。这也是众多民办幼儿园所担心的,如果不配合,毕竟要在此生存下去,被“穿小鞋”的机会很多,只能心有不甘地按照要求在上面“签字画押”。

  正因如此,国标校车无法取得标牌,非国标车还在偷偷摸摸地接送小孩。信州区教体局也承认,在他们检查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王菲给出的答复是:“即使国标校车上路,也会有幼儿园用非国标校车接送小孩。”令人不解的是,在信州区小学国标校车可以获得标牌上路,而幼儿园则不能,理由是幼儿园小朋友年龄偏小。

  不审核有“懒政”之嫌

  按照信州区教体局的说法,城区幼儿园星罗棋布,完全可以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信州区不存在入学难的问题,划片就近入学切实可行。记者了解到,2013年信州区投入1000余万元,在每个乡村完小都建立了设施完备的农村公办附属幼儿园。“完全可以做到学前教育不出村。”信州区教体局负责人说:“一些民办幼儿园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发生校车安全事故。”

  “使用校车容易导致争抢生源破坏招生秩序。”王菲还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上分析,“家长送幼儿上学”是亲子活动的一个过程。她说:“上学路上,幼儿能及时与爸爸妈妈交流互动,是亲子活动的主要环节,有利于儿童的成长;父母送孩子上学也是给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提供契机,有利于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而用校车接送则隔断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

  江西教育学院教授叶存洪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他认为,国家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保证校车安全,家长们都非常赞成,但不能就此把幼儿园的校车安全问题全部推给家长和幼儿园来解决。叶存洪说:“以安全考虑为由,对国标校车使用者提出的标牌申请不审核,或是‘劝’其自动放弃申请,有‘懒政’之嫌。”

  (本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黄冬燕)

【编辑:柳龙龙】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