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学特级教师解析语文学习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013年11月12日 09: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北京市出台了新高考的方案,2016年开始,语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这意味着语文学科地位进一步上升,这是否意味着语文考试的方向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呢?根据有关部门的说法,语文考试的内容方向会有一定变化:“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说到独立思考,我想起在网上读到的一篇美国SAT考试的满分作文。SAT考试是美国学术潜能测试的别名,美国高中生在申请大学时,大多需要提供这个成绩,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这篇作文,按照中国标准肯定不能得满分,因为它没写完。一篇没有完成的作文,按照高考作文“结构完整”的评分标准,别说得满分,很可能连高分都得不了。

  这篇“不合情理”的满分作文写了什么?它对民主就应该是多数人做主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因为民主也可能造就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迫害或者伤害,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据。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在当今美国乃至世界具有很大争议,一个高中生敢于涉足这个领域,并能够有理有据、清晰准确表达与主流认识不同的看法——质疑民主的缺陷,体现出的不仅是勇气,更是高人一等的见识。作文无结尾之“瑕”,掩饰不住有创见之“瑜”。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说:“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对任何事情都提出质疑,不管是你从这个学校的老师,还是从同学那里学到的,或者是你从书上读到的。第二点是学习,虽然你应该先提问题,但是你需要学习读书,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努力学习。最后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学会如何独立的思考。”

  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具备进入大学学习的潜质,在SAT作文试题中,获得满分的评分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如果我们预设思想的禁区,“不准这样想”,“不准那样讲”,那么,就很难有真正的独立思考。什么是独立思考?我以为,它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思想禁区前提下的思维素养,这种思维素养包括以下特点: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论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及观点;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中检查适用性;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语文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以考定教是教学客观现状,而语文教学之所以一再被诟病,显然,跟语文考试内容和导向有直接的关系。

  过去,语文考试常被指变态。比如,作者本人阅读了自己的作品后回答“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的问题也会答错,作家考语文不及格等等,语文考试沦为坊间的笑料。其实,这样的指责不都是公平的。固然试题中的填空、选择等客观题型有改进的余地,但不应该从根本上否定阅读理解文本作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一类题型存在的必要性。毕竟,通过阅读考查学生在逻辑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推理能力、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则是学生必备的阅读技能。

  那么,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题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是设问过于琐碎和刁钻,一道选择题可能让语文组的老师做出四个不同的选项,这属于命题水平的问题,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而阅读理解题型中真正难以改变的,是命题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阅读能力,既包括对作品的深度解读,也包括对其批判性的思考。但我们的阅读题,极力回避批判性阅读,把阅读题局限在了玩味意境、推敲语句的狭小格局中。

  在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考查方面,国外的考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2011年AP英语综合性阅读题。该题围绕“本土膳食主义”,提供了7篇阅读材料,分别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和领域去阐述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其中还有一组经调查得到的食品消费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表。学生在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时,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且能对材料背后的假定与观点加以分析、理解,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素材,论证自己的观点。

  此外,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能够引发出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各种思考,促使他们养成对现象的观察力和对问题的敏锐度。而综合性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倾听多种声音,有助于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立足事实与证据解决问题,以及规范引用文献的良好习惯。

  这样的阅读题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语文教学的视野,以至于我们把这样的题目看作非语文。于是,我们的教学和考试就像弃妇一样,抱着发黄的“语文味儿”照片顾影自怜。

  (魏勇作者为中学特级教师)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