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代人不敌“老祖宗” 英语学习怎成举国之困?

2014年03月20日 10:1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北师大附中在上《典范英语》课

  先有“学英语‘毁灭性’地打击了教育质量”之说,后有中高考降低英语分值、小学低年级取消英语课之策。显然,新一轮教育改革,英语成了“众矢之的”。对于上述观点和改革措施,虽然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承认,当下的英语教育出了大问题!高投入、低产出,让好端端的英语学习成了“举国之困”。而要破解英语教育之问,亟须真正有效的“解困”秘方。

  英语教育陷入“怪圈”

  有资料记载,1400年前玄奘远赴印度取经,很快就掌握了多门外语,并且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上个世纪20年代,到北京大学应考的中学生,也能熟练地把李商隐的诗词进行“中翻英”。时至今日,学习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英语学习却成了“举国之困”——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一路学到研究生、博士生,起码20多年时间,能读懂英文原版读物,顺畅地和外国人交流沟通的寥寥无几,厌学的却比比皆是。这不能不说是陷入了“怪圈”。

  是投入时间、精力不够,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很显然都不是!至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每个过来人都有切身感受,无需赘言,而把责任归咎于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似乎也不公正。因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为什么至今仍没能“解困”?

  “实用英语”毁了课堂

  “孩子学不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态度有问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主持人韩宝成先生认为,很多人希望学生学习实用英语,认为实用的英语才有用,而实用的英语往往内容简单,多属生存范畴的东西,启发性差,不太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很多人学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考的东西不学,而考试材料的内容更差。天天泡在这样的材料里,英语不可能学好。

  英语教育专家霍庆文先生认为,一套好的学习材料对学好一门语言、提升文化素养、取得优异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好的学习材料”应该符合哪些标准?首先,它必须有趣,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其次,它必须有益,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有益的知识,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第三,它必须有理,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学习的困境,很多具备前瞻意识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的实验教材——《典范英语》得到了广泛认同。

  “故事英语”回归本质

  《典范英语》原名《牛津阅读树》,是一套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原版学习材料。目前,80%的英国学校使用这套教材进行母语教学,被誉为“英国最受欢迎的阅读方案”。引进后的《典范英语》教材共分十级,由309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64部引人入胜的文学读本组成,涵盖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作为一套完整、有效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其引导学生自然习得英语的理念,被认为“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数百所中小学使用《典范英语》教材,其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不仅英语成绩遥遥领先,而且在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方面也处于绝对优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表示:“《典范英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核心,融语言学习于故事之中,循序渐进,符合儿童自然习得语言的规律,是儿童学习英语的最佳材料。”

  英语改革路在何方

  根据新一轮改革方案,英语被“边缘化”似是大势所趋。那么,母语能力降低是不是英语惹的祸?弱化英语能不能救母语?对此,业内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霍庆文先生认为,英语和母语并非不可兼得。像梁思成、钱钟书、陈省身、费孝通等,都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家。如今,学生在语文上花的时间并不少,高中三年做的卷子摞起来比姚明还高,却很难达到他们的高度。可见,不是英语抢了母语的风头。《典范英语》长达六年的实验也证明,英语学习确实存在着省时高效的至简大道,即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轻松、有效地真正学好英语,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学科和综合素质同步提高。一句话,英语教育改革,不是学不学、考不考的问题,而是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国华教授认为,目前国内的语文和英语教学存在同一个问题——过分强调所谓的工具性、实用性,教学方式死记硬背、机械枯燥,教学内容缺少情感和文化,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并不是砍了英语就能救母语。针对小学英语教育改革,陈教授建议,在师资力量允许的学校,小学没有理由不开设英语课。对于高考英语改革,社会化考试如果处理得好,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件好事。但如果希望通过减分来“边缘化”英语,恐怕达不到效果,因为英语学习是“刚需”,分数再减,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会减。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