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舆论监督不是要把蓝翔“灭”了

2014年10月27日 09: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蓝翔最近处于舆论的风暴漩涡中。诚如其创始人荣兰祥所称,“学校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遭受这么多质疑”,对此,他甚至自创了一个词“灭风”——“就是灭死你”——来形容此轮质疑下蓝翔所受重创。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荣兰祥先生,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舆论的猛烈质疑,不能因舆论的质疑而对办学灰心丧气——如果本人确实坚持教育理想,外界的质疑,是难以轻易动摇这一理想的——反过来,应该从质疑中寻找对办学的合理建议,改变办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让这次“舆论风暴”变为学校办学的“头脑风暴”。

  事实上,在现实中,能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办学关系的学校还不多,有不少学校就对舆论的批评和质疑,十分反感和抗拒,所谓“防火防盗防记者”,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要出学校的丑,要把某人“搞倒”。包括一些985高校、211高校也是如此态度,就不要说民办的职业学校了。

  作为对受教育者负责的学校,是不应该怕舆论监督的,哪怕出现丑闻。曝光丑闻,不是让学校出丑,下不了台,而是帮助学校消除丑闻,完善办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任何学校都可能出现丑闻,出现丑闻不可怕,关键在于处理丑闻的态度,国内学校总希望堵住丑闻曝光,而国外学校则坦然面对丑闻,从制度建设上防患丑闻继续发生,这就从舆论监督中获得进步。

  包括这次,蓝翔也确实从中发现自己办学的不足与问题,认为还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事情需要做,而媒体报道的打人丑闻,也值得学校检讨管理制度。对于一所办学30年的学校来说,要成就为百年名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行走的路上遭遇挫折、风浪是极为正常的。荣兰祥说: “对学校最近的事情,有的学生不理解,社会上有些人也不理解”,那么,就应该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沟通机制来消除这些不解,而不是抱怨媒体的报道,“制造”了不理解,从根本上说,这还是由于学校办学不透明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则是舆论的监督,要理性、客观,不能以“灭”了一所学校为出发点。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尤其如此——公办学校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很难被舆论“灭”掉,本来地位低、形象不佳的民办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平等、包容的舆论环境,没有理性的舆论环境,确实是我国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自身不坚强的学校,就在“舆论风暴”中一蹶不振,受教育者不信任、招生极为困难,真的被“灭”掉了。

  笔者多年前,就曾撰文指出,我国民办学校、职业学校面临不平等的舆论环境,一旦民办学校出事,舆论就幸灾乐祸无限放大,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也隔岸观火,包括眼下也是如此,民办学校曝出丑闻,有的教育部门,就回应称这是民办学校,好像这和政府无关一样。

  这并不是说,舆论就不要报道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的问题,而应该秉持客观、公正,像蓝翔丑闻,应分清是举办者的家事、个人丑闻,还是学校办学的丑闻,前者属于法律问题的,应该由司法机关调查、处理,后者属于违规办学的,应由教育行政部门查处,属于办学理念不一致的,则可以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有舆论质疑蓝翔喊出“高工资体面就业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的口号太功利,这完全不了解职业教育本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混淆了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还有蓝翔“叫板”清华,笔者也不认为有什么大问题,我国不是要在各个层次各种类型都办出一流学校吗?在美国,能上哈佛大学的,放弃哈佛选择烹饪学校的人,并不鲜见。看不起职业学校,认为职业学校就不能办出一流,恰是我国社会的最大问题。用这种错误的观念去嘲讽、打压民办职业学校,最终灭掉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蓝翔事件,给学校和媒体,都提出课题,学校应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样才能减少学校办学缺失制度保障的风险,也把学校应对舆论危机,纳入制度化管理;舆论则要学会把握教育规律,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我国学校的改革探索,真正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熊丙奇

【编辑:燕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