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声(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声(图)
2009年06月30日 10:39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刘昆(右四)在龙胜县伟江乡中心小学由学生们亲手布置的宿舍内采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年前,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对西部教育投入最大的基建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其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撤点并校,资源整合,寄宿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8年过去了,寄宿制学校给农村孩子带来了哪些实惠?对农村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近日,记者一行穿行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之间,切身感受到寄宿制学校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龙胜标准”

  杨文雄,11岁,龙胜县马堤乡中心学校四年级学生。他家离学校有20公里远,父母都在外务工。他刚到校寄宿时,整夜睡不着觉,还经常尿床。生活老师像妈妈一样,每天在睡前给他讲故事听,还为他穿衣服、洗被子。让他很快适应了学校集体生活。

  小文雄的新生活,来自于龙胜县委县政府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心和行动。

  龙胜是桂东北一个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地广人稀,山高路远,群众居住分散,学校布局也是“一盘散沙”,点多、面广、班额小,不少校点是一个老师在同一个教室里执教几个年级学生,人称“麻雀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蔓延,其结果是学生流失严重,辍学率居高不下。

  为推进教育公平,让山区孩子尽可能地接受好的教育,该县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撤并偏远农村小学校点,将以前的“麻雀学校”一一“解剖”重组,集中办寄宿制学校,从“小而全”到“大而精”,使“小麻雀”变“金凤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山里娃身边。

  然而,建设什么样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何建设?这些并没有经验可循。

  龙胜县委书记唐天生认为,建设寄宿制学校,必须立足于破解影响山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农村孩子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教育平台,进而促进地方科学发展。

  经过反复研讨,龙胜县党政领导达成共识:“寄宿制学校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走出一条适合贫困山区实际的路子。”

  三门镇中心小学,是该县首批撤并整合5所村小学办起来的一所寄宿制学校。这所寄宿318名学生的学校,各种设施齐全,配备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阅览室、标准化食堂及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走进课堂,有“课堂文化”,路过花圃,有“花圃文化”,回到宿舍,有“宿舍文化”,即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也样样考虑周全,让学生悦身悦心,被称为“理想的知识家园”。

  三门小学“家园式”的校园建设,集中体现了龙胜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龙胜标准”——有温暖的家庭氛围,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有严谨的校园管理,有细致的生活指导。谭显亮校长说,总而言之,就是“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教育,规范化管理,文明化示范”。

  这样一个标准,已在龙胜全县推开。11个乡镇,全都创办了类似的寄宿制学校,共合并小学校点100多所,解决了1.2万名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题,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99.97%,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下降到1.80%。

  为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该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斥资9000多万元,再将32所村完小合并成9所寄宿制中心小学,11所初中合并成2所寄宿制初中。至此,全县所有中学生、90%的小学生将集中住校就读,缩短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泗水乡中心小学。

  青山绿水间,几栋标准化的教学楼、宿舍楼相依而立。若不是墙外高山“崭露头角”,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山村小学。

  校长杨艳云告诉记者,全校359名学生,除家在周边的外,共有325名学生在校寄宿,“九成以上学生住校,这在全县寄宿制学校很普遍。”

  夕阳掠过山头,放学铃声响起,每天的“夕会”如期开始——学生在操场上面对国旗井然列队。先是少先队干部,然后是老师评点各班表现,最后是校长总结当天的生活、学习,提请晚上注意的安全事项……

  “夕会”结束,学生们排队到食堂打饭。菜肴有肉有汤有蔬菜,价格也便宜。这得益于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内宿生每天伙食5元,政府补助2元,家长只需掏3元。

  课上,有老师传授知识;课后,有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负责饮食起居——越来越多的山里的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念书,没了早晚赶路的担忧,没有了带冷饭冷菜的辛酸,寄宿制学校成为有益孩子身心成长的精神家园。

  伟江乡中心小学是龙胜最偏远的学校。记者辗转到达这里时,部分校舍尚在建,校园显得有些杂乱。然而,随意走进一间学生宿舍,却是另一番风景——地面非常干净,被子叠得有棱有角,鞋子衣物统一摆放,就连牙刷牙膏也一致“向右看齐”。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园氛围,是学校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的一次尝试。”校长石丹龙说,学生住校后,放学不回家,宿舍便成了另一个“家”。“我们要让这些少小离家的孩子,像在自家一样装点自己的温馨小屋,住起来有安全感、亲切感和归宿感。”

  “我只跟她们说一个概念,就完全放手了。”在宿舍文化创建中,205宿舍结对老师刘唐文看似“撒手不管”,其实是让孩子自己规划,真正成为宿舍的主人。

  几天后,刘老师再次进到宿舍时,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图画,把宿舍装饰得五彩缤纷,每张床头都贴一张卡片,写着各自的生日、人生格言、学习榜样及未来理想。

  谈起理想,五(1)班205女生宿舍气氛立刻活跃起来。“长大后我想做一名教师,因为老师很爱我们。”舍长石凌梅一开腔,便赢得舍友呼应——“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曾春艳插言道。“我要当医生,帮病人看病。”坐在角落的曾峥举起了小手。另一旁,银艳萍、陈秋菊则异口同声:“我要做一名画家”……

  小小宿舍,装载着孩子们童真的远大理想。

  “课堂延伸到宿舍,宿舍生活也可促进课堂学习。”在杨冰冰老师结对的男生宿舍,银河同学平时比较调皮好动,却“爱管闲事”,杨老师就用其所长,让他任舍长。当上舍长后,银河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也明显进步了。

  “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及良好品德养成的‘黄金时期’。”龙胜教育局长余

  杰略说,在寄宿制学校中,引导孩子从小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将使其终生受益。

  学生受益的背后,是老师们辛勤的付出。“过去,只要上好课就行,现在角色更丰富了,既当老师又当保姆。”相比以往,工作确实更累了,但在记者采访到的寄宿制学校,即便食堂工人,也兢兢业业,精心做好每一顿饭菜。

  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声

  从家到校,从校到家,山里娃踏着童年欢快的脚步,带着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回到散布在各个村落的家中,也将现代文明气息带进了千家万户。

  家长陈树清说,孩子住校一个学期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没住校时,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回家,主动把屋子清扫得干干净净,还常把父母的脏衣裳也包洗了。

  二年级的蒙政屏住校才半学期,回家就“教导”起父亲蒙福旺了——“老爸,烟盒上明明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你怎么还抽呀!”“你做工回来衣服都酸了,怎么还不洗呢?”……孩子的“批评”,让蒙福旺深受感动,一些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慢慢改了。

  “我们家娃仔,以前碰到陌生人,像‘耗子见猫,低头就跑’;现在不管碰到熟人还是陌生人,都主动迎上去打招呼。”家长石光明感言,农村娃整天在学校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就是不一样。

  不仅如此,山里孩子在学校养成的文明生活习惯,也正在壮乡瑶寨间传播开去。

  在龙胜乡间,人们已形成了一个“共识”——看哪家毛巾摆放整齐,哪家屋子干净整洁,便知这家有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就读。

  穿行在龙胜秀美的山水间,记者发现,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还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连锁效应。县委书记唐天生说,以前农村校点建设分散,生态成本更高。每建一个教学点,不仅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还要劈山开路、圈地砍树,而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有的校点建成没几年,生源少了,校舍成了空壳,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建设寄宿制学校,既很好地配置了教育资源,又将生态成本大大降低。 本报记者 刘昆 广西日报记者 贺波 周仕兴 通讯员 周恩平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