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关系淡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日再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师生关系淡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日再现?
2009年09月28日 15:3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专家认为靠分数维系师生关系让关爱无从实现

  幼儿园老师和孩子最亲近,到了小学、中学,能掌握全班学生个别情况的老师越来越少,到了大学,师生关系最为疏离,老师叫不全学生名字、学生不替老师擦板书已是常事。传统社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能否重现?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沪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的近60位教育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师道”。

  分数扭曲师生关系

  说起师生关系,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杨秀玲想起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个女教师任教的小五班有个顽劣的男孩,测验卷上叉叉很多,经常不及格。一个偶然的机会,女教师翻阅小一至小五的老师给这个学生写的评语,发现男孩原本是聪明快乐、好学上进的好学生,但是一场家庭变故,让孩子开始自暴自弃。这位女教师很惭愧,后来,她的细心关爱、耐心鼓励影响了男孩的一生,男孩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毕业,都会向她汇报成绩,并称她是“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杨秀玲认为,是教育的量化、唯分数论逐渐扭曲了如今的师生关系,能取得高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能教出得高分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也指出,市场竞争和消费社会,将人们赶上趋利的快车道。教师上课“留一手”,课后收费补课,用加作业加练习来提升升学率,将考试、升学作为教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为了取得好成绩,教师与学生甚至出现以前不可想象的协同作弊。

  大学师生关系淡漠

  而到了大学,升学压力不如中小学那么大,师生关系是否好转呢?答案却是否定的。香港教育学院贺国强教授说,大学放弃班主任制,加上近年多媒体教学盛行,师生关系日益疏离。而发动学生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将师生关系推向对立面。研究生因要跟导师作研究,师生关系相对密切,但大多停留于学业或工作,鲜能发展至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境界。

  如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杨秀玲认为,教育必须克服过度量化,否则完全靠“分数说话”的话,就难以给师生留出共同探索、思考的时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蔡文莲认为,教育要回归本真,就要认同教师地位的崇高性,坚持“师道尊严”,此外还要正确定位教师的服务功能,学生不能被当做“上帝”,真正的“上帝”是教育。本报记者 钱滢瓅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