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谨防志愿服务成“敲门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谨防志愿服务成“敲门砖”
2009年07月27日 16:12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中生志愿服务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引发热议

  我国将把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教育部最近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引起了社会各方、尤其是基础教育界的关注。许多人认为,这项举措虽然很有现实意义,但要落实好,还得加快形成志愿服务岗位、考核机制和社会认可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服务岗位供不应求

  “教育部提出的这项举措,对高中生的综合培养和人生导向具有积极意义,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是一种引领”,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认为,志愿服务虽说是属于思想道德范畴,但这种特殊的“作业”,影响价值不可低估。他强调,一个成熟的中学生,理应在志愿服务上表现出内驱力。

  但志愿服务毕竟要有对象,即时间、空间和人以及事物。在卢湾区教育局局长唐海宝看来,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应当创造条件,如果没有岗位,志愿服务就可能落空。据记者了解,卢湾区不久前推出了“第一批社会实践服务基地”,有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探索馆等14个,他们编制的《卢湾区青少年社会基地指南》,集中了服务岗位、时间地点及联系人等许多实用信息,让学生能找到“门路”。

  不过从全市范围看,这样稳定的社会服务基地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志愿服务岗位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以至于不少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在敬老院,每到学雷锋季节,时常会出现一天多个服务队光顾同一家敬老院、同一位老人一天内被洗几次头的窘境。说起来志愿服务到处都可以进行,但能真正纳入学生考核范围,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岗位,依然是一大缺口。尤其在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将成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之后,如何盘活岗位显得尤为重要。

  还需社会支持认可

  “明明只到了居委会,却可以写上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并加盖公章”,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以往的社会实践记录中并不鲜见。

  目前,社会上对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仍然存在着轻视现象,认可度比较低,接受单位更不多。有的学生志愿者想上门服务,常常被对方婉拒,一些接受单位怕承担责任,更怕麻烦。甚至有的人认为,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作秀。有的为了应付学生,只好盖章了事。

  “相对而言,国外一些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比较强烈,逢到暑期和校内外重大活动,都可看到他们的身影。在他们看来,志愿服务是共同的必修课,不讲报酬,不讲索取,只是体验社会责任。而社会的认可度也高、接受单位积极提供条件。”一位中年教师结合国外考察情况指出,学生志愿服务要搞好,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不仅要伸出热情欢迎的双手,而且要提供可用来耕耘的“参天树”,要把育人当成自己的分内事。

  防止变调甚至变味

  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这是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措施。然而,如果一味朝这个方向着眼,也有可能使志愿服务变调甚至变味。一位担任学生志愿服务辅导的教师指出,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把志愿服务当作培养爱心和责任感、了解社会和奉献他人的机会,出自真心,发自肺腑,付之行动。不过也有一些高中生动机存在问题,功利性较强。目前特别要注意引导高中生,告诉他们志愿服务不是考上名牌大学的敲门砖,而是走向健康人生的催化剂。

  教育部的通知强调,要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表示,既然是志愿服务,就要更多地从学生的全面成长考虑,通过正确引导和创造条件,使这桩好事真正“利好”。

  本报记者 苏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