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学逆风而动顺势而为?“解剖”企业办学冲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企业办学逆风而动顺势而为?“解剖”企业办学冲动
2010年05月14日 10: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企业频频自主办学,是短期行为还是顺应市场规律?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人才是最大掣肘

  种种迹象表明,继前几年海尔、联想投巨资办学后,新一波的企业办学潮正在涌动。

  去年底,中兴通讯在河源产业转移园区投入3亿元办中兴通讯学院。不久前,真功夫宣布拟五年投资2亿在东莞成立米饭大学。麦当劳也决定未来五年投资2.5亿,在上海成立中国汉堡大学。做零售业的红谷集团、广百集团等均将“人才培养”作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重点,巨资投入,自办大学,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

  国际金融危机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方略。在此节点,企业“逆风”而动,背后的逻辑耐人寻味。

  “产业升级、3G广泛应用,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无法与企业对接,不得不自己动手。”中兴通讯有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企业自主办学,固然可解一时之渴,但在分工专业化、细分化的现代社会,这是一种经济的行为吗?这样“开倒车”是否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造成浪费?

  企业办学的无奈

  21世纪什么最可贵?人才!

  谈到创建米饭大学,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反复提及一个数字:“可以快速‘复制’门店,却无法快速‘复制’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每年培训至少3000名管理人才和厨师,才能满足需求。”

  “现在消费市场一天比一天旺,我们也清楚企业办学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不是一单合算的买卖。但到处闹‘用工荒’,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上岗也要重新培训,想来想去还不如自己办!”蔡达标说。

  在制造业见长的珠三角,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听到不少类似蔡达标式抱怨。

  “企业依靠当下少数大学或技工院校等途径来培养行业人才,还远不能满足业内需求。”很多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企业不得不主动“造血”。

  广东的模具产业即是一例。

  在金融危机中,广东模具行业果敢地推行产品升级、抢占国际高端市场,因此未陷入全国性的对外出口逆差泥潭,反而异军突起、领跑全国。然而,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人才缺口却成为“成长的烦恼”。

  “我们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技能人才非常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采访中,广东省模具协会会长杨国华毫不讳言。“现在的模具生产已经要求非常专业、高端、精准,没有一批高级技工是搞不掂的。”

  “不少模具企业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高薪招来了几个拿着高级工证书的技工,但他们仍然不会开机器。”杨说。

  广州机床厂副总经理李庆春也表示,随着珠三角的产业升级,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设备大都换成了进口的数控设备,但学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大多不会操作这些电脑控制的“洋玩意”。很多技工院校毕业生到工厂后,还得从头教起,“这就说明我们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

  拿了“高级工证”的技能人才仍然“水土不服”,这让杨国华一度考虑过由行业协会出面自办模具学院,但考察过一些企业办的学校,他最后还是放弃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一所质量好的学校所要花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是不可想象的,除非是那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杨国华说。

  盘算了企业的现实后,李庆春也不赞成自己办学。“像机床企业,广州机床厂对技工需求够大了,但每年要的也不超过300人,对人才的培训需求量不足以支撑一所学校。以前企业办技校就成了很大的包袱,好不容易才改革掉。现在不能走回头路。”

  凌雁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林岳也说:“很多企业忙于创业绩,没有时间、精力投入,也没有完善的策划,更容易使办学流于形式。”

  人力资源“大国”的困惑

  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却频频喊“用工荒”,这是“中国式吊诡”的一大表征。

  据2009年国家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达到7.8亿人,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然而与此同时,“用工荒”却在东南沿海省份陆续上演,很多企业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只能令生产线停产减产。

  “这是供求关系上的结构性矛盾,根本问题则是劳动者的素质不足以适应岗位需求。”长期研究劳动问题的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如是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国城镇劳动者总数是3亿人,而其中技能型劳动者总量为1亿人,仅占劳动者总人数的1/3,距离发达国家1/2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有1.5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城,大部分没有经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素质亟待提高。每年还有600万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如果直接进入就业岗位将极大地降低劳动者的素质。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