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海口打造特色产业 引导发展低碳绿色旅游地产

2011年02月14日 16:44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局之年如何破题,成了全市人民都关心的事情。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今年要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并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

  □本报记者 王绍兵

  特色产业

  引导发展低碳绿色旅游地产

  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加大“打井治坡”力度,进一步改善羊山地区的生产条件,打响羊山富硒果蔬品牌。抓好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新增5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做强现代服务业,切实推进东寨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的升级改造,建成600个游艇泊位。在扎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引导发展面向岛外市场的低碳、绿色、高品质的旅游房地产。

  省会中心

  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

  2011年,我市将统筹谋划,大力完善省会中心城市功能。全力以赴打通侨中路、世贸东路、高登东路、文明东路、和平南路5条断头路,在龙昆南、滨海大道上建成4座人行天桥,启动南渡江调水工程和南渡江西岸防洪堤项目。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新建7个公交场站。开展“建设国际旅游岛,安全畅通文明行”行动,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车辆,积极营造文明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

  此外,还将完成滨海大道街景整治和滨江西带状公园一期,加快城乡100公里绿色慢行系统建设。

  新农村建设

  推进低洼地带排水排涝工程

  报告透露,今年我市将实施南渡江10万亩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新建一批防洪楼,完成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扎实推进龙桥、龙泉、龙塘和遵谭镇等低洼地带的排水排涝工程建设,有效解决防洪排涝问题。

  以产业支撑为重点推进永兴、云龙、红旗、演丰、新坡等中心镇建设。落实好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权益。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动农村承包地相对集中、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

  发展活力

  抓好免税购物等优惠政策落实

  报告明确,今年将继续深化“强区扩权”,进一步下放权项、下沉资源,重新调整市区土地收益和财政体制。完善重点项目库,策划、储备、包装和推介包括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旅游地产、产权交易和城市品位提升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 

  坚定落实对外开放政策,抓好免税购物、游艇水域开放、竞猜型和即开型彩票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完善综合保税区的服务功能,把政策用足,让效应落地,努力将保税区建成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改善民生

  低保户坐公交有望减免费

  报告提出,要用情用心用力来改善民生。全年将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11268套,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探索实施动态管理,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和分配机制。

  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功能,建立大中型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帮带关系和双向转诊制度。此外,还明确要对全市户籍老年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残疾人、低保户等人群乘坐城市公交车,启动减免费政策。对于市民关心的物价问题,报告提出要规范收费、减少批发环节,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完善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社会管理

  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2011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抓好“五大工程”整治,完善数字化城管指挥监督中心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坚决查处违法建筑,防止发生新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此外,还将认真做好各项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化、体育、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自身建设

  关系群众利益政策出台前先公开

  报告提出,要建设民本政府,树立“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主动为企业、为群众排忧解难。尊重群众愿望,凡是重大项目、重要改革或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要向群众公开,充分倾听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将大力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治理,对“吃拿卡要”行为实行“零容忍”,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加处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