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网上卖房抓眼球还是抓趋势?有无托儿在抬价?

2011年05月20日 10:5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潘石屹最近拿出16套房子在网上竞价销售和出租,结果出现“两极分化”:第一套出售的写字楼10秒钟后以一口价成交,第一套出租的房子在第13秒时被“摘牌”,所有商铺也都被“秒杀”;但5套公寓受北京限购规定影响,非但不见风驰电掣般的交易速度,最后的成交价还低于上限价格200万至300万元。虽说被泼了点冷水,不过这一拍,老潘一天进账了1.36亿元。

  就在这一阵,“房地产电子商务化”的“新营销模式”迅速被炒热。在今年号称“史上最严厉”宏观调控组合拳打压下,房地产市场眼下正处于十字路口,买卖双方处于胶着之中,此时房地产商和网络频频“联姻”,格外引人注目。有人认为这只是“抓眼球”的噱头,热闹不了多久;也有人认为,房地产与网络“合体”是个大趋势,值得抓紧跟进。

  网上卖房热得快

  为了5月15日一天内16套房源密集竞卖,老潘此前做足了功课,先是亲自出镜为此事录制宣传片《我为什么在网上卖房子》,还搞了个“网上卖房雄心壮志挑战大海表决心”的动漫版本。

  其实网上卖房,在4月23日老潘就已先行“试吃螃蟹”,拿出SOHO两套店铺,在网上以0元底价起拍,结果一套以720万元的“封顶价”卖出,另一套被网友以低于限价360万元的价格购入。

  老潘“吃螃蟹”成功,众人跟进。4月28日,淘宝网上“1元起拍”海南某海景酒店式公寓,并借此正式推出“淘宝房产”新房交易平台。5月12日,搜房网启动“0元起拍、限价封顶”的314个城市网上房地产交易平台,首日推出4套房子,其中上海两套“禹州蓝爵”和“虹桥一号”均在3分钟左右就价格封顶,搜房网宣布随后还将陆续推出百余套全国各地的房子。也在5月,借力潘石屹,新浪开出“乐居房产电子商务频道”,在线开拍多套房子……短时间内,网上卖房风生水起,好不热闹,与当下一线城市楼市的冷清形成了强烈对比。

  有无“托儿”在抬价?

  潘石屹声称想颠覆传统的房价形成机制:“不在私下通过中介代理,而在网上把定价权百分之百地交给客户,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价机制。”他描绘道,如果能把众多房子,信息公开透明地放在一起展示竞卖,对市场健康发展有好处。

  但这番高论被诸多网友看作空谈。他们尖锐指出,网上卖房是“开发商勾结网络商上演的闹剧”,因为在数起交易中能明显感觉“托儿”的影子在晃动。比如“三里屯SOHO17-0803”住宅房的网上竞拍,网民WS_10205在已拍得最高价的情况下,居然自己加价3次,从629万元加到665万元成交,立刻遭到炮轰。又比如在上海“虹桥一号”住宅房拍卖过程中,数名网友交替出价,而价格“封顶”后以摇号决定得主时,候选名单上这几个人全都“消失不见”,不能不让人生疑。就连另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商任志强也在微博上表露不满:“还觉得房价不高?非弄个价高者得的天价?”

  “这纯粹是炒作、噱头。”上海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表示,虽然网上卖房大都是0元起拍,但只出售一套两套而已,而且成交价都顶到高位,和现场卖房的开价没啥区别。“网上卖房,只能说明眼下整个房产市场太没亮点,房地产商不得不设法弄点噱头给平淡的楼市加点兴奋剂。”

  确保诚信是关键

  不过,房产开发商步调一致冲上电子商务平台,总有道理。

  华东师大商学院房地产系主任华伟就认为,“网上售楼处”将与实体售楼处互补,成为复合、立体的房产销售渠道。网上卖房至少可以替房产商省下一笔中介代理费,还能省些营销推广费用,经济上划得来,值得一试。而且,网上卖房主要针对年轻购房者,目标明确,这有利于借助策划提高营销效率。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网上卖房如果与“3D网上看房”结合,展示更直观、精细,信息更透明,将能成为房地产行业未来一种营销方式。

  但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网上售房平台的公正和公信力。陈杰表示,对参与竞价的网友如何作资格认定,尽量把“托儿”剔除出买家之列,需要研究制定一套办法,否则鱼龙混杂,买家就容易被“托儿”们“绑架”,头脑一热,过度出价……还有,有人在网上买外地房子,没法看房,如果房子的实际状况跟房产商的说辞不符,如何处置纠纷?又怎样事先规范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总之,防止和惩处很可能发生的欺诈行为,政府部门宜早作筹划。

  搜房网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调查显示,60.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房地产电子商务化”很不成熟,不能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其中,36.9%的受访者已经指出了“监管缺位”的问题;15.5%感觉“市场条件尚不具备”,16.7%认为“有关法律尚不完善”。本报记者 徐晶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