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内蒙古构建多元住房保障体系 圆更多百姓安居梦

2011年08月24日 10:1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1岁的丁长林是首批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业工作者,在克里河林场工作生活了近40年。今年3月,在林区生态移居过程中,他告别了林场的小平房,搬迁到乌尔旗汉林业局棚改房中。“过去住的是板夹泥的房子,透风还不保暖,现在搬到城里住上楼房,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棚改工程启动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累计开工建设214万平方米棚改房,目前已有173万平方米竣工验收,3.5万户、10万多名林业职工家属迁入新居。“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楼房就是好,屋子里面铺了地板,有自来水,有卫生间,不再烟熏火燎地烧柴做饭了!”伊图里河林业局职工李加利说。

  林区群众住房条件的巨大变化正是内蒙古将保障性住房当作重大的惠民工程全力推进的结果。为了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内蒙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推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房,使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适应城乡居民需求的多元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月报制度提升保障房开工率

  据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孙卓敏介绍,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安排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44.64万套、2752万平方米。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内蒙古在城镇大力实施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工程,在工矿区、林区、垦区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在农村牧区提供补贴实施危草房改造和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截至7月底,内蒙古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9.2万套,完成投资253.8亿元。为了完成今年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年底前竣工率不少于60%的目标,内蒙古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

  内蒙古明确提出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盟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实行问责。孙卓敏说,全区各盟市每月上报保障房建设的开工情况。“通过月报制度,我们督促那些完成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的保障房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对仍未立项的则将其列为重点督促对象,并进行分类指导。”

  在资金落实方面,内蒙古已将今年66.88亿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全部下拨到各盟市。其中,中央财政拨款39.87亿元,自治区安排27.01亿元。

  与此同时,内蒙古要求各盟市、旗县严格按照5%至7%的比例,从土地出让成交价款中提取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凡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有缺口的地区,要把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优先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

  内蒙古还计划组建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平台,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投资等原则,通过土地划拨、政府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经营保障性住房。

  把工程质量作为保障房建设的工作重点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内蒙古要求各盟市、旗县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虚假招标、串标和挂靠资质投标以及不履行施工图纸审查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内蒙古规定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严禁进入施工场地。项目完成后,如发现项目参建责任主体不认真履行验收程序或者弄虚作假,将不予以竣工验收;未按要求进行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也将不组织竣工验收。

  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副厅长姜振友说,内蒙古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实行严格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呼和浩特市专门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呼伦贝尔市在施工现场实施视频监控,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乌海市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回访制度,对已建成未交付使用的工程逐户排查,对已入住的定期回访,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内蒙古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也对这些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保障对象有房住,又要让他们住得舒适、开心。

  牙克石市鼓励棚改居民向人口比较集中、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市政府所在地聚集,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林业生态保护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兰屯市则把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包括领导干部周转房放在一个住宅小区;巴彦淖尔市要求所有新建小区配套建设不低于10%的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实施。(记者 贺 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