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业内人士: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2011年01月20日 09:4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导致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造成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在银行体系高度集中,金融体系缺少足够的弹性,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强烈影响。经过十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虽然直接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仍不协调。融资主体结构不平衡,中小企业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十分有限。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就包括提高资本市场股票、债券直接融资比重,逐步降低银行间接融资比重,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加快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是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一直坚持的方向。直接融资不发达的局面一方面造成银行风险的逐步积累,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深入拓展,限制了市场功能的发挥和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对于多样化投融资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显得意义深远。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继续完全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解决市场资金需求这条路已无法持续下去,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是当务之急。而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和资产管理市场都是亟待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

  毋庸置疑,一国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完全寄托于信贷,寄托于间接融资,应该发展全方位的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降低过去以银行资金为主导的融资模式,未来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央行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中提出“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日前,有业内专家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规模。他认为,社会融资总规模就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直接融资。所以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是货币政策的应有之义,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也是直接降低间接融资的比重,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亮点。

  事实上,考虑到连续两年信贷高增长的惯性因素,以及为保证存量项目得以续建和完成,不造成大量半拉子工程,即使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适当收缩,相信管理层也会通过适当扩大企业债、公司债发行,增加企业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甚至地方债发行规模,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对一些企业和项目进行支持,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

  “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将影响社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量。”徐明棋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会体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上,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

  直接融资是资金直供方式,与间接金融相比,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当前,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向好的经济社会为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十分难得经济金融环境,此外,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也为发展直接融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专家指出,发展直接融资要注重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完善直接融资环境,提升市场功能。比如,建立市场约束机制,兼顾承销商、投资者、中介机构等各方利益,形成推动市场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等市场约束激励机制作用,培养和倡导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比如,要优化直接融资的结构,实行产业优化升级的融资要优先、技术创新融资要优先。与此同时,发展直接融资还要重视直接融资内部的各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平衡发展。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我国金融市场近年来虽然不断完善,但其直接融资规模小、比重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此,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直接融资市场将继续扩大,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倒逼银行转型,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的比例将显著提高。记者 谷秀军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