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无视保监会规定 平安人保等电话车险成骚扰电话

2011年06月24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视保监会规定平安人保等电话车险成骚扰电话
    在从6月13日~15日的三天时间内,该用户接到十余个平安车险“02195512”销售电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2011年,中国互联网流行的一个关键词叫“围观”。所谓围观并非袖手旁观,亦非简单关注,而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审视,让所有不合常理之现象在围观下无所遁形——中新网财经中心发起的“公司围观”便旨在此。通过媒体、网民和专家的力量,持续围观各行各业的公司百态,求证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质疑,力求从围观反映公司实质,给关联方、利益方和责任方以本源真貌。

  中新网6月24日电(汽车频道 王槊 陈璞)尽管保监会早已规定,保险公司电话推销保险遭拒后一年内不得再对同一客户再次呼出,但显然不少保险公司对此进行了选择性无视。三天两头响起的“95512”“95518”们正在成为不折不扣的骚扰电话。

  车险电话频繁呼叫,用户不堪其扰

  “估计每年到了这几天,保险公司比我家人还关心我。”车主刘先生苦笑着说。他的爱车保险即将到期,每天至少能接到五六个推销车险的电话,无论在上班、午休、吃饭还是开会的时候都会遭到平安人保太平洋的轮番轰炸。刘先生掏出手机,在他的手机上可以看见,几天的通话记录里,光平安车险的“02195512”来电次数就已经超过了他几天来所有的通话数。

  “这卖车险的太烦人了,每次打电话进来先报上一大堆自己的工号名字之类,然后就劈头盖脸一通介绍,也不管你爱不爱听”,另一位车主马先生说。他说,开始时他还能耐心听完,接得多了,干脆每次都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挂断电话,可用不了多久对方换个人又打了过来。“我告诉他们我已经上过保险了,他们还没完没了问我上的是哪家的,花了多少钱。你说这跟他们有关系么?”

  随着近年来电话车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遭受车险电话骚扰几乎成为每个车主在保险到期时的“必修课”。尽管电话车险为车主投保带来了一定便利,但由此对车主日常生活造成的打扰同样无法忽视。中国保监会早在2010年11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开展电话车险业务的公司必须建立电话号码屏蔽制度,对于客户明确表示不投保或拒绝继续接听电话的,电销坐席人员应及时结束通话,并使用技术手段对有关电话号码进行屏蔽。保险公司一年内不得对相同客户再次呼出。然而这一规定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处罚措施,单纯依靠保险公司自觉遵守,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保险公司而言无异于形同虚设。

  电话车险市场混乱,成保险公司救命稻草

  电话车险是车险市场多年亏损背景之下的产物。汽车保险在国内财险业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保险公司之间连续价格竞争降低了盈利水平,加之车险投保金额低,赔付率高等问题,使保险公司大多陷入亏损。而电话车险由于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经营利润,成为保险公司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以最早开通电话车险业务的平安保险为例,其2010年保费收入达到近100亿元人民币。

  从2010年开始,国内电话车险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除平安、人保和太平洋这三大保险公司外,许多中小保险公司一同杀入市场,一些第三方中介机构也开设电话车险业务,旨在从这块油水尚未挤干的市场中分一杯羹。然而萝卜快了不洗泥,随着进入电话车险行业的公司数量增多,价格战又开始抬头,是否会重蹈常规车险销售途径的尚未可知,同时各保险公司实力与资质参差不齐,出险时能否提供及时周到的理赔服务亦是问题。

  此外,除了对电话车险反复骚扰不胜其烦,用户更担心的是自己的个人信息泄密问题。一些车主发现,部分保险公司不仅掌握了自己的姓名、电话、车牌号等信息,甚至连自己的生日、家庭成员状况等详细个人资料也了解得一清二楚。一位在保险业从业超过十年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新网汽车频道采访时称,车主的信息之所以能如此完整且迅速地被各个保险公司所掌握,大部分时候是因为在购车时车主所填写的资料就已经被汽车经销商泄露给了保险公司,加上保险公司推销员的流动性较大,车主的资料也就随之越传越广。

  尽管保监会对此也有规定,“保险公司应依法合规获取客户资料,不得非法获取其他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但此项规定同样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支撑而不断被保险公司有意无意践踏。

  价格不透明,理赔有难度,电话车险需谨慎选择

  电话车险的最大卖点是其较低的价格。根据保监会规定,电话车险价格在国家7折限令的基础上,可再优惠15%。平安车险也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电话销售在综合费用中降低了人力费用,去除了销售费用和日益高涨的中介费用,而增加的配送费用和宣传费用远低于所节省的费用,这些节约的成本都明折明扣地反映在了价格上,所以能够把优惠回馈给消费者”。

  然而电话车险真的像保险公司声称的那样“把优惠回馈给消费者”吗?

  东莞的雪铁龙凯旋车主张先生车险到期,受广告影响,他决定尝试一下电话车险。张先生告诉中新网汽车频道记者,自己先是在人保的网站上选好了需要投保的项目,随后,推销员通过电话与他取得联系进行报价。经过计算,张先生所投的包括交强险、划痕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盗抢险等保险项目的总额是3700元。张先生又通过和推销员讨价还价一番,得到了最低3500元的报价。但张先生亲自到保险公司询价后,发现可以省下405元的手续费,加上有熟悉的业务员,又给了他8.5折的优惠,算下来总共只要花2950元,比电话车险省了550元。

  中新网汽车频道记者随后拨通几家公司的车险销售电话, 就同一款车型询问保险价格,最终发现不同公司给出的车险报价差别非常大,报价最高的太平洋车险甚至与4S驻店保险价格相同,并不能体现出所谓的“价格优势”。

  电话车险在理赔上同样存在着一定问题。北京的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电话车险虽然看上去价格较为便宜,但在理赔定损时会很麻烦。有媒体报道称,电话车险由于缺少客户经理,无法给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这不仅让客户无法享受到起码的咨询服务,理赔时也会给车主造成必须自己四处出动的麻烦。客户如果不能接受理赔方案、需要发起诉讼时,麻烦更大,因为客户起诉的对象不是保险公司的某一分支机构,而是其电话销售中心总部。而保险公司往往不会在保单上写明其总部的详细情况,客户无法知道其法人是谁,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无法找到。

  因而有保险业人士建议,对于那些在乎投保价格,且每年很少出险的车主,可以选择电话车险。而对于一些刚刚上路的新手或对保险公司服务有较高要求的车主,最好还是直接到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