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结构性产品遇窘境 理财收益突然暴涨

2011年06月24日 16:11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末的银行考核时点临近,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导致近期理财产品短期化、高收益趋势愈加明显。昨天,工商银行发行一款41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5%,引投资者追捧。普通产品高收益让投资者得实惠,但是,一些结构性产品的投资人却被“高收益”“迷惑”双眼后空手而归。近期,广发银行等几家银行的挂钩型结构理财产品被曝出遭遇零收益尴尬。

  收益率越发越高达6.5%

  银根紧缩,银行揽存压力加大,短期高息理财产品“大行其道”。记者采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了解到,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以3个月以下为主,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3.8%—4.5%之间,稍高的能达到4.8%—5%,但起购金额也较高,为10万、20万以上。

  近期,华夏银行发行一款36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2%的产品,起购金额20万。工商银行发行的一款41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6.5%,起购金额5万元。

  工商银行南市支行理财师表示:“6.5%不仅跑赢了CPI,与目前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25%相比,优势巨大。若要比较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更是高出13倍。”

  投资期限也很重要

  加息传闻频传,很多市民倾向短期产品来保证流动性。市民高女士说:“从去年开始,老百姓一直为跑赢CPI发愁,理财收益不断走高,我们自然受益。而且,各家行都在频繁发行高息产品,我们也不愁‘空档’损失资金。”

  但是,也有市民表示,目前银行发行高收益的产品一般投资期限较短,甚至只有3天,所以实际收益率并不高。

  工商银行理财师刘先生表示:“给客户这么高的收益,银行基本不赚钱,主要是吸引资金。而且,并非收益率越高的产品越划算,如果资金长时间不用,还是建议投资者购买期限稍长的产品。”

  结构性理财出现零收益

  结构性理财类产品近期却频现“未实现预期”“零收益”。

  进入5月,原油、黄金、白银等大宗商品暴跌,这让挂钩大宗商品的产品风险凸显。广发银行发行的挂钩于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产品被曝出“零收益”,昨日,记者致电广发银行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该行确实发行了这款产品,规定在观察期内,若欧元兑美元汇率在1.3642至1.4542之间,到期返还本金及5.0%的年化收益。然而,在产品存续期内,欧元兑美元汇率最高价为1.4546,突破了汇率区间上限,因此产品提前终止收益率为零。

  无独有偶,近日还有银行也被曝出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仅为活期利率。

  “利财通1”最多浮亏80%

  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发行结构性产品较多,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大,产品风险“浮出水面”。此前,东亚银行“利财通1”就曾出现巨亏,情况最糟时一度浮亏超80%。从产品设计上看,如果投资获益,投资者只能得到预期收益,剩余无限收益属于银行。反之,银行可采取终止方式规避风险,保证一定程度的本金,投资者不禁质疑,银行“吃鱼翅”,客户“喝米汤”。

  工商银行理财分析师刘先生建议,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要看清设计结构,了解触发条件和涨跌幅大小限制。由于此类产品对于投资者专业要求较高,投资应谨慎。如果对挂钩标的不甚了解的普通百姓,还是建议选择大众化的理财产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