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一样还钱两种方法 美赚钱还债 欧洲增税还债

2011年08月26日 10:40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减少赤字还是刺激经济,欧洲和美国各自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则凸显了双方之间理念的差异。欧洲人则相对保守,他们的开源来自增税。而美国人更希望以经济增长来赚钱还债。美国负债还债的底气,来自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有恃无恐”

  同样的衰退,欧美的应对之策却南辕北辙。欧洲倾向于首先达到降低财政赤字的目标,而美国则更倾向于先刺激经济增长。

  “无法论断,哪种做法更好,更无法论断孰对孰错。”一位外资银行经济学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是减持还是刺激经济增长,都相当艰难,关键是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要有实际的效果产生。”

  欧债危机更严峻

  在主权债务危机的言论不断攻向法国后,为避免法国真的陷入主权债务危机以及遏制经济增速的放缓,8月24日,法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的紧缩财政政策。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称,根据新制订的财政预算计划,法国政府将加大紧缩力度,进一步节省公共开支,同时加大一系列税收项目的征收力度,以增加政府收入,争取在2012年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原定的4.6%降至4.5%,尤其将针对法国最富有的人群征收额外税收。

  在新措施中,法国政府计划将资本收入税率从12.3%上调至13.5%,该计划预计能够在2012年末法国政府增加13亿欧元收入。另外,二手房市场资本收益税方面,预计能为法国政府增加22亿欧元收入。

  新措施中针对法国最富有纳税人群的部分尤其突出,提出对高收入人群征收3%的特殊税收,征税人群为那些应税收入超过50万欧元/年的人群,每年能够为法国政府带来2亿欧元的税收收入,并且该部分税收措施将一直有效,直到法国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降至3%。

  “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都需要解决财政赤字过高的问题,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的财政紧缩计划,但是执行过程却是艰难而复杂的。过惯了高福利、少工时的欧洲人都不想过‘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上述外资银行经济学家指出,“说实话,这几十年以来多数欧洲人的确生活得太过惬意了,其实他们在感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应该来切实看看新兴市场国家的人是怎样努力拼搏的。”

  上述外资银行经济学家进而表示:“到目前为止,很多欧洲各国的官员以及多数欧洲人并未真正认识到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性,他们认为问题总是会被解决的或者就那样吧,但是自身的利益不能有任何的损失。而这种想法比主权债务危机本身更可怕,也注定了欧洲各国财政紧缩政策执行的难度。可以预计,大部分国家根本无法如期完成既定目标,甚至在几年之后就半途而废或不了了之。”

  美国有恃无恐

  相较于欧洲各国试图对高负债本身来解决问题,美国则有着不一样的选择。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美国2011财政年度或再现巨额预算赤字,2011财年美国赤字将接近1.3万亿美元,具体表现为税收收入继续减少而联邦政府开支维持高位;减少税收以及增加开支是为了刺激经济。国会预算办公室告诫称,如果当前削减个税等一些税收和开支政策延长,那么赤字还将激增。

  同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表示,美国经济前景已然面临挑战,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继续疲软,因而无法大幅降低失业率。预计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2.3%和2.7%;到2011年年底失业率将降至8.9%,到明年年底将降至8.5%。

  在没钱且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开源还是节流?显然,美国人更倾向于选择前者。“其实,无论是欧洲人还是美国人都不习惯过苦日子,但是欧洲人则相对更为保守,他们的开源来自增税,而美国人更希望以经济增长来赚钱还债。”不过,上述经济学家进而指出,“美国人之所以敢以更高的负债来刺激经济,更在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有恃无恐。”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必须要采取低利率来刺激实体经济的活力及增长,然后再来解决财政赤字难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样才走出来的。一旦财政紧缩及货币紧缩措施进一步打压实体经济,那么经济就真的完了。”

  “其实,无所谓哪种决策更加正确。更多的是欧美之间面对的问题的差异性。欧洲长期维持着1%-2%的低增长率,当前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基本还是处于这样的范畴。而他们所面临的主权债务问题的确更为严峻。”这位外资银行经济学家指出。国际金融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