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监会叫停 超短期理财产品渐渐隐退

2011年11月21日 11:0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9月30日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后,日前,银监会正式叫停期限在1个月内的理财产品。

  刚上任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重申,要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9月30日银监会的通知,让10月份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至614款,占比降至三成左右。本月超短期产品数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前一周(11月5日至11日)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仅发行了48款,占比为14.8%,大幅下降。

  1月内产品鲜见踪影

  “原来还有一二十天的产品,最近这段时间看不到了。”17日,在红星路上的一家银行网点,计划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王女士发现,自己要找的1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已经难觅踪迹。

  该银行网点大堂告示栏里贴出的公告上,罗列着最近发售的数款理财产品,其中期限均在30天以上,43天、66天、106天和182天的不一而足,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在4.5%——6.0%之间。

  王女士称,手头现有10万元闲钱,暂时不用,本想趁着空档买个短期理财产品赚点家庭零用钱,却难以找到合适期限的理财产品了。她并不知道,近期在银监会的监管下,各大商业银行开始纷纷“下架”1个月内的理财产品。

  当前,济宁市区各银行网点贴出的最新在售理财产品公告,显示出30天以上的理财产品已成银行主打产品,而1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已鲜见踪影。

  叫停是为防高息揽储

  针对超短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济宁一国有银行个金部负责人介绍,听说银监会近期召开有关会议,严禁银行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还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该负责人同时透露,银行方面应该是收到了监管层通知,不然怎么最近基本上没有发售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行里发售的理财产品中期限都在35天以上。

  有分析人士表示,12月年底大考在即,揽储大战一触即发,银监会此举是担心银行过度依赖短期理财产品揽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振荡,诱发流动性风险。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火爆,充当了“揽储大战”的主角。银行纷纷通过控制产品到期期限,或者利用募集期限差,再以高利率来吸引资金,增加时点存款,以应付季末、年中存贷比考核。

  开放式产品或成主流

  一位王姓的银行理财师表示,12月是岁末大考,此番叫停1个月期限内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将使得银行年底吸存压力陡增。也因为此,银行纷纷加快步伐,近期纷纷推出三四十天的理财产品,将资金到账日设置在12月30日。

  该理财师还表示,一方面是监管层严禁通过短期产品揽储,另一方面是客户的理财需求也发生了变化。6月前后是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关键点,彼时市面上并没有更好的理财渠道,后期是否还会加息不确定性大,市民也更倾向于配置短期理财产品。但近期,加息预期基本消除,理财配置在半年以上的客户需求明显增加,因而产品发行也更偏向3个月左右的中长期。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此,银行很可能归并同一系列的理财产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开放式理财产品,类似于工行的“灵通快线”。红星路一家商业银行网点的理财产品公告就显示,一个理财产品名下有多款资产组合,涵盖了多个不同期限的理财需求,每款组合又对应不同的期限和不同的收益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