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收支总体平衡 人民币对日元去年累计升值11%

2013年04月08日 08: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我国迈向国际收支“新平衡”的时代,初步形成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展望2013年,资本回流压力有可能加大。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一季度例会亦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由此可见,完善外汇收支平衡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更加迫切。

  一顺一逆国际收支总体趋于平衡

  去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我国国际收支从1999年以来的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从经常项目来看,去年我国货物贸易呈现以下特点:外贸依存度继续下降,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进口疲软导致外贸顺差反弹;贸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旅游项目首次超运输项目成为逆差的最大来源。对此,外汇局解释称,各项境外消费和教育培训费用支出带动旅游项目逆差大幅增长,其中内地对中国香港、美国和澳大利亚呈现较大规模的旅游逆差。

  从资本和金融项目来看,去年第一季度,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回暖,资本和金融项目由2011年第四季度的逆差292亿美元转为顺差561亿美元。第二、三季度,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深化蔓延、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资本和金融项目分别为逆差412亿和517亿美元。第四季度,国内外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加上主要发达国家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回流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重新转为顺差200亿美元。

  记者观察发现,去年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初步形成股权与债权、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人民币与外币并进格局。受审批额度大幅增加的政策性因素影响,通过QFII方式,境外机构净汇入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8倍;通过RQFII方式,境外机构净汇入530亿人民币。此外,境外三类机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运用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在扩大。对此,业内专家表示,2012年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大幅增长,是国内经济触底企稳、国际金融环境改善、全球流动性泛滥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反映了我国相对于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具有的主权信用评级较高、资本市场容量较大、经济增长前景较好等优势,人民币正逐步成为全球私人和公共投资者分散投资的一个选择。

  汇率双向波动明显 汇率预期分化

  2012年,人民币汇率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首先,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多边汇率升值。2012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元/美元,较2011年末升值0.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累计升值31.7%。2012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分别贬值1.9%和升值11%。

  其次,在人民币汇率趋向合理均衡水平的背景下,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和汇率机制改革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汇率预期分化,市场主体财务运作方式的变动频繁,造成跨境资金流动的短期变动。前三季度,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汇、购汇意愿增强,跨境资金偏流出压力。第四季度,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逐渐企稳,人民币汇率重拾升势,我国又再现较大的资本回流压力。

  最后,境内外即远期人民币汇率差异收敛,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市场认可度提高。2012年,境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CNH)整体围绕境内市场(CNY)上下波动,全年日均价差61个基点,远低于2011年172个基点的波动水平,境内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性稳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一季度例会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有所放慢,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具备大幅升值的空间,且大幅升值对出口不利;从人民币国际化、获取国际资源和避免资本大规模流出等方面考虑,大幅贬值也不可取。不过随着经济增速小幅回升,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未来仍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入压力。综上考虑,预计2013年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运行格局,弹性可能有所增大。

  今年“促平衡”任务依然艰巨

  外汇局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2013年,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情况下,我国国际收支仍有望保持基本平衡,但顺差规模较上年可能有所增加,“促平衡”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和金融运行企稳,将有利于稳定我国外部需求,吸引长期资本流入;在国际金融危机尾部风险较小情况下,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境内外正利差将刺激套利资本流入我国,重新激发境内“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财务运作。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金融去杠杆化延续、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等,将抑制我国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扩大内需,稳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口增长有望加速;国内外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主权债务问题恶化或地缘政治冲突激化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将加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甚至不排除引发阶段性的资本集中流出。

  有外汇专家建议,为实现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夯实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基础,中国政府需要继续深化如下结构性改革:首先,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尽管目前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日均波幅已经放宽,但央行仍在通过影响汇率中间价的方式进行外汇市场干预,这导致交易日之间的价格不连续,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其次,加快国内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要素价格市场化既有助于降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又有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还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转型;第三,继续放开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管制,尤其是鼓励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上升,不仅有助于降低中国面临的资本净流入,而且有助于改善中国的海外投资收益率。万荃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