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沥青期货上市在即活跃度可期

2013年08月09日 13: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全球首个石油沥青期货(以下简称“沥青期货”)上市的号角即将吹响。在正式启动模拟交易后不久,有业内人士透露,8月中下旬左右沥青期货有望正式登场。分析人士认为,模拟交易成交较为积极,预计沥青期货正式上市之后也会较为活跃。此外,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对能源品种的一个补充,沥青期货交易也可以作为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之“准备工作”。

  模拟交易表现活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期所人士近日对媒体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复石油沥青期货品种上市,有可能8月中下旬正式上市交易。而为了保证沥青期货顺利上市,8月1日上期所已经启动了沥青期货模拟交易。从表现来看,沥青期货模拟交易十分活跃。

  沥青期货模拟交易保证金收取比例暂定为合约价值的6%,涨跌停板幅度暂定为4%,交易单位为10吨/手。此次参与模拟交易的沥青期货共有9个合约,从首日模拟交易来看,所有合约合计成交86 .91万手,成交金额388 .47亿元,交易非常活跃,主力合约BU 1401成交74.6万手,占比85.8%。主力合约1401当日最高价格4792元/吨,最低价格4082元/吨,可以看到它的波动非常剧烈。

  银河期货研究员于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与上期所之前发布的石油沥青期货合约草案相比,模拟交易合约做出变动的部分仅为“最小变动价位”这一项,由1元/吨改为2元/吨,而没有修改日内的最大波动限制,那么这就说明,沥青期货日内波动次数将会有所减少。按照最小变动价位1元/吨来看,涨跌停板幅度为3%的情况下,每天的价格波动次数在135-150次左右。修改为2元/吨之后,日内的价格波动次数就缩小到了60-70次,更贴近目前市场上正在交易的诸多品种。

  此外,于洁认为,交易所将交易单位定为10元/吨,有利于增强中小投资者参与交易的广泛性,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根据对现货价格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3%和最低交易保证金4%可以涵盖市场98%的交易日价格波动风险。”

  小合约降低入市门槛

  沥青期货将采用小合约设计思路,每手交易门槛大约为4000元左右,与橡胶期货、燃油期货2万元左右的交易门槛相比,称得上是一个“小合约”品种。

  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利于聚合各方的市场参与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期货的流通性问题。同时,由于沥青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相关企业面临风险较大,加上上期所以“小合约”形式推出沥青期货合约,利于提高沥青期货的流动性和成交活跃度,也能为中小贸易商的套期保值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

  对于沥青期货上市后的表现,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会比较活跃。南华期货研究员冯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期上市的小品种包括玻璃、焦煤、菜粕表现均十分活跃,我们选取了能化板块其他品种以及同属建材系列的螺纹钢,经过比较,可以发现沥青现货的波动率已经位居前列,而像PT A、螺纹钢等品种在期货市场都是非常活跃的明星品种,通常来讲期货的波动率要高于现货,所以总体来讲,可以预测沥青期货这一品种的投机价值是非常高的,因此有理由相信沥青这一品种也同样会取得成功。”

  为原油期货上市铺路

  分析人士认为,在燃料油期货失去市场青睐的情况下,沥青期货的上市是上期所完善能源产品系列的一项举措,有望为将来推出原油期货铺路。

  据了解,在化工行业主要产业链条中,石油沥青的生产70%-80%都是原油通过蒸馏方式得到,因而该工艺生产成本以原油的费用占比最大,约达到90%。同时,由于石油下游产品与原油有着天然的近亲关系,石油下游产品价格又容易受到原油成本价格推动的影响,因此,在对石油沥青进行成本分析时,主要考虑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而从历史数据看,沥青价格与原油期货价格保持了较高的相 关 度 , 过 去 两 年 的 数 据 显 示 其 相 关 性 达 到0.8。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增长,对道路沥青的需求也持续增长,由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供需基本平衡,对外依存度不大,沥青是国内可以商品化、期货化的品种。

  现在推出沥青期货是上期所完善能源产品系列的一个很好补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沥青期货更熟悉整个石油市场的基本情况“对于想要投资原油期货的投资者来说,沥青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它与原油走势息息相关,可以作为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之前的准备工作。”于洁说。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