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营银行渐成潮流 向松祚:能否赚大钱快钱未知

2013年09月25日 17:31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导读】杉杉控股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图谋金融行业全牌照,民营银行已成潮流。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最近,民营企业家们见面打招呼,可能不会再问“最近忙什么呢?”或许他们会直接问“准备开银行了吗?”。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点燃民营资本设立银行的热情。各地掀起民营银行申办热潮,腾讯、美的、新希望、吉祥航空、苏宁、奥康、报喜鸟、红豆等等各路企业都在积极申请牌照,最新报道显示,杉杉控股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民营银行,一时间风起云涌热闹非凡。数数这些名字,数量差不多可以组成一个足球队了,不过在银行业这个球场上,民营银行这些新“球员”能否踢出一场精彩的比赛,还有待观察,因为综合来看,投资设立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是一场前途未卜的长征,面临多道“生死关”。

  任何投资都有市场培育期,民营商业银行当然也不例外。市场扩张、风险消耗、治理和组织成本以及考核激励,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费用,因此,在设立之初的几年,银行经营亏损的风险会是很大的。

  记者注意到,“金融国十条”中明确指出,所设立的民营银行风险自担,也就是说,民营银行的命运将直接交付于市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制度还没有得到立法确认,因此,如何让民营银行实现真正的“风险自担”也成为了一个难题。虽然,金融市场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商业银行,但付诸于行动之前,仍是需要细思量,慎之又慎。

  在温州、义乌等地金改动作频频,苏宁、美的等多家公司纷纷进军民营银行之际,杉杉控股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民营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现在国家大幅度对民营资本开放金融服务业,民营资本对这方面的热情非常高,这是一件好事情。

  向松祚:民营银行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热情?一个是这些年我们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相当快,甚至有人把银行业看作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或者是一个高利的行业,大家都想吃这块肥肉,这种投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确实有一些民营资本,他们在过去这些年集资了大量的现金,金融服务业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渠道。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不是马上就能够赚大钱,赚快钱?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么简单。一方面,银行业从去年开始收入和利润增长幅度已经大幅度下降,我预计到明年,所有银行业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速度都会下降到个位数。现在其他的金融服务业和银行业务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新的民营资本设一家银行,是不是能够在大的竞争浪潮里面占取优势,这还需要观察。与此同时,银行最根本特点是要吸收储户的存款,户当保险制度没有建立之前,储户是不是放心把钱存在刚刚设立的民营银行里面,是不是愿意或者敢于承担这种风险,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可能对这些中小银行比较有利,但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已经有了方案,但什么时候出来,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page title= subtitle=]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小企业拿不到钱,同时有很多大量的存款在银行中找不到投资的思路。向松祚认为,金融的多元化、个性化、区域化、特色化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

  向松祚:最近看到银行以外的新的金融形式,比如说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小贷公司、消费信贷、互联网金融,这些发展都是非常健康的,而且都是要大力提倡和鼓励,这样至少会解决一部分新兴企业和中小微型融资的需求。商业银行其实也在想办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觉得现在要欢迎民营资本进来,它可以创造更多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会。

  未来中国的金融业是非常乐观的,中国的金融业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而且竞争也会更加公平,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里面固然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它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活力,好处是远远大于风险的。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只不过每一个企业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妥善地做出理性的决策。

  向松祚指出,监管部门颁发银行营业牌照的时候需要考虑几个风险因素。

  向松祚:银行的股东首先必须要有很强大的经济实力,监管部门颁发营业牌照,第一个考虑的是股东有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第二个,我们现在鼓励的是区域型的业务、个性化的业务和特色的业务,尤其是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出现很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新出现的民营银行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监管部门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第三个,要考虑它核心的经营人员、公司治理,从经营的班子一直到下面的业务人员是不是符合经营监管的要求。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