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良豪: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

2013年12月09日 11: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郑良豪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1993年正式加入世界黄金协会设于新加坡的远东区总部,任远东区策划及业务发展经理,协助当时的远东区总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2003年被委任为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

  □本报记者 官平

  在全球金价大幅跳水的背景下,中国对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反“买涨不买跌”的常理,一度出现“中国大妈”疯狂扫货的场景。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消费需求超过1000吨。

  中国证券报:美国经济数据大幅向好,致使市场对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担忧加深,11月纽约期金累计下跌5.5%,创自6月下跌12.2%以来的最大跌幅。请问,您如何看待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时点”问题,黄金价格目前是否已经位于阶段“底部”?

  郑良豪:决定黄金市场未来走势的因素,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考虑成本,其次考虑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市场情绪如何。目前的市场情绪是很负面的,除了商品属性影响它之外,金融市场情绪影响也很强。目前全世界的市场情绪都围绕着美国波动,美国经济下一步要怎么走,是市场猜测的重点,因为美国操控全球整个金融市场,为什么紧缩货币宽松政策对黄金市场有间接的影响?在货币宽松的时候,美元购买能力流入全世界,而没有在其国内用于增强国内生产力,包括黄金也是其中的一员,现在美元回流美国的概率加大,对金价是不利的。

  美国宽松政策市场预期即将收缩,这导致四月份国内外金价大跌,面临黄金汹涌而来的巨量抛售,市场无法承受,价格因此不断走低。因此,左右金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情绪。而判断目前金价是否已经到达底部,这就要看成本,目前黄金价格已经到了成本线,但金融市场是不理性的,当它调整时可能会过度调整,因为往往调整跟钟摆一样,一摆可能过度。

  中国证券报:请详细介绍当前黄金主要产区的生产成本,在黄金价格持续下跌背景下,一些金矿企业纷纷表示要调降明年的黄金产量,请分析这一变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郑良豪:国外的黄金平均生产成本在每盎司1200美元,但是一些金矿因接近地表所以开采成本略低,例如,美国有些露天矿,但是南非一些金矿是深埋地下两公里,成本就不一样,因此要根据金矿深度及含量来判断其成本。

  黄金市场投资有两个层面,一是投机层面,所有的经营商都有,一个是基础需求,如中国、印度会不会明年放弃购买黄金,如果这些基础需求已经改变,将动摇市场信念,如果基础没有改变,那么市场信念将不会改变。目前这一基础需求并没有改变,例如今年对印度金市来说是很困难的一年,购买黄金加税10%,但印度的黄金消费数据没跌,这与印度人的黄金情结是脱不开的,中国人也有着类似的情结。

  就美国而言,美国经济体是很强大的,货币宽松政策慢慢会收回,但是反过来,这也意味着美国人的购买力也随之回流,美国老百姓对黄金首饰的购买力因而也会上升。

  中国证券报:今年,中国黄金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是否可以分析中国黄金消费需求的特点,需求来自哪些方面?未来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权”是否会因此加强?对于普通实物投资者来讲,目前是否是持有黄金的良好机会?

  郑良豪:增长部分来自于黄金首饰及投资金条,到十月份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黄金超过一百吨,四月份跌到八十吨,从六月份开始都是一百多吨,今年整个中国的消费会超过一千吨,一定会成为全球第一黄金消费国。

  与往年相比,金价在猛跌,但很多消费者都在静观其变,“什么时候跌下来我就买一点”,这一次遇到金价大跌,可以说是入手的好时机。

  “中国大妈”的疯狂扫货是将以前储蓄下来的购买力释放出来,有很多人说是不是把将来的购买力预先花掉?我反过来说,是以前他留下来的购买力现在一次释放出来,将来市场还是会依据这个正常的市场,这种购买力是持续性的,大妈们不是借钱去买黄金首饰,而是闲钱。未来几年,随着中国、印度经济发展,美欧国家因经济复苏,在黄金消费增长时,也会对市场形成一个新动力。

  中国证券报:您怎么看明年全球减产的情况?未来几年如果减产的话,对黄金价格有什么影响?

  郑良豪:国外金矿一定会减产,但是幅度可能会少于10%,整个供应链相差不会太大,有些金矿是以前勘探现在开采的,只是每年都会增加,十年前八年前勘探的金矿生命不会因为今天金价跌下来,产量马上下降的,反而可能会上升,一些老一点的贵一点的矿会慢慢关掉,因此未来几年矿产黄金会比较稳定,但最明显的是回收金一定会减少。即便如此,供应与需求一定会匹配,减产一定会对价格有影响,但这些矿不会贸然减产。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