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理顺传导机制

2013年12月11日 12:5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央行高层近期密集表态下一阶段利率市场化实施步骤,多次提及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形成了近中期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化利率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路径。

  从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看,央行希望摈弃以往以数量型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建立以利率价格为主体的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传导,政策意图作用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路径才会通畅,才能实现微观利益与宏观、整体利益的相互协调,社会效果才能最大化。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看,传统主要依靠调整指令性价格水平(即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方式愈发难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更加灵活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应主要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水平(类似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或公开市场操作(如买卖国债调节流动性)传递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在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步到位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以市场为依托的间接调控性,调控主客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各项政策措施都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地发挥作用。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日强调,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以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央行宏观调控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应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探索建立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调整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影响市场的基准利率,进而引导和调控各类市场利率,提高价格型调控工具的有效性。

  首先,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定价体系,从而使市场逐渐取代货币当局成为利率定价的主体。由于基准利率是以金融市场供求为基础形成的,是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用以参照的最重要的利率,所以培育基准利率对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国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短期国债利率等都在利率产品定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Shibor,在浮(固)息债券、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同业存款、贴现和转贴现等各类产品定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市场利率的中长期报价较少,难以形成完整的利率价格曲线,而真正影响总需求的恰是长期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需要选择、培育一种能够被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有效调控,又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利率作为央行目标利率。

  其次,为构建完善的收益率曲线、理顺利率传导机制,未来应着力发展债券市场,提升市场的容量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丰富债券品种和期限结构;完善债券市场避险工具,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消除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人为分割,提高市场流动性;丰富债券市场参与主体,打破目前投资者类型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的格局。

  利率收益曲线的主体是债券市场,而完善债券市场的重点是建立违约机制和市场纪律,使市场利率真正反映信贷风险和市场的风险偏好。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个攻坚堡垒是建立和完善债券市场,形成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利率收益曲线,形成从央行基准利率,到市场短期利率、市场中长期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体系。万荃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