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内铜价:想涨不容易 短期价格难上行

2013年12月17日 10:22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时至年末,国内铜市进入需求减弱的消费淡季。从2013年整体的订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即使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订单情况也只是略有增加。从国内宏观经济情况来看,官方PMI数据震荡走高,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有所增加,经济呈现趋稳格局。然而国家的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等改革措施,短期内对于铜市难有明显提振,加上目前稳中持紧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延续紧张态势,这些都给铜价带来压力。国内精炼铜产量的增长,也使得铜市供给压力增大,从中长期来看利空铜价。

  短期价格难上行

  自今年8月以来,铜市对经济数据的敏感程度似乎正在大幅上升,事实上中国制造业复苏一直是铜市追逐的热点话题。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与10月持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高点,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2升3降:生产指数为54.5%,比10月略升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新订单指数为52.3%,比10月回落0.2个百分点。PMI的震荡走高,出口环境的逐渐改善,企业开工率的回升、利润上涨等均表明中国经济企稳,且年末经济有回升的可能。稳定的经济格局为当前政府引导经济转型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向“决定性”转变,对于有色金属行业来说,这同样意味着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和附加值等挑战。而短期内,行业较难分享到改革释放的红利,甚至转型会影响到部分企业的经济收益,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观。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新增出口订单出现回落,需求动力仍然不足,中小企业形势并不理想,暗示PMI持续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此外,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在稳中有紧的货币政策下,有色金属市场的资金短期内还将延续紧张的态势,这也将给铜价上行带来压力。

  供给压力增大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精炼铜产量为637958吨,高于9月所创的纪录620086吨。今年1~10月国内铜精矿进口累计增长33.9%,接近2011年以来最高的增长水平,今年10月铜产量较2012年10月增加22.7%。此外,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今年精炼铜产量预计将达630万吨,远远高于2012年全年创下的590.9万吨。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和消费国。业界表示,一方面,随着铜精矿加工精炼费的上涨,冶炼厂越来越多的把铜精矿铜精矿转化为精炼铜,进口仍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金川、铜陵有色新的产能开工,未来,中国精铜产量有望继续增长。而随着国内精炼铜产量的再创新高,供给压力将明显增加,这将给铜价造成直接的压力。

  从铜市的需求面来看,今年的订单情况整体偏弱。即使是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订单情况也只是略有增加。据全球金属网铜研究小组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铜价震荡反复以及市场需求不济,阻碍市场成交活跃性,订单因此受到拖累;另一方面是废铜资源紧张,下游铜材企业加工费提高等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对比铜材2013年与2012年需求水平及开工情况,2013年度铜材市场的整体开工率回升,但实际需求并不如预期般强劲。几乎所有线缆企业表示年末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继续大规模扩大订单风险较大,在市场整体情况走淡的情况下,12月订单更多将保持平稳。有分析师表示,进入年末淡季,预计铜材企业开工率将缓慢回落至80%下方。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