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QE3退出中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01月08日 11: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在实体经济复苏、量宽政策等因素作用下,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数据稳定向好。可以判断,当前的经济复苏迹象基本具有较强可持续性,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加上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等发展,美国实体经济真正走上稳定复苏甚至繁荣轨道的时间不会太久。美联储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将重回3%以上,失业率低于6%。也就是美国QE3相对稳定退出,两年左右开始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上述判断成为现实,那么我国应提早准备应对美联储退出量宽政策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贸易渠道,美国经济稳定复苏,最大的消费市场进口需求增加,有利于新兴经济体扩大出口。二是资本渠道,美元流动性收缩,短期可能带来美元升值和境外美元回流美国,其中资本流出我国可能直接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资产价格,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出可能影响流出国经济增长,进而影响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如果美国经济进入长期繁荣轨道,投资收益率超过我国还可能引发实体经济中的外企撤资。

  QE3退出对我国短期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因为在目前政策中,流动性收缩量有限且联邦基金利率仍维持不变,我国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外汇储备充足且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都是限制资本大规模波动的有利因素,而且美国经济向好带动我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不利影响。

  但中长期影响不容忽视。流动性紧张和资本外流总是先触动经济运行的短板,比如资产泡沫,或者杠杆率过高,或者发展滞后产业。目前我国经济在这些方面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房地产开发和住房抵押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20%左右,如果再加上与土地和房产相关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占50%-60%。其次,地方政府债务须引起高度关注。同时,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113%,超过OECD国家90%的平均水平,如果将非金融企业、居民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债务加总,那么全社会的杠杆率可能已达200%。一旦资本大量集中外流,将可能对我国房价、地方债务甚至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再次,传统发展模式使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走出危机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能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升级创新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需要大量资本和企业主体持续投入攻关,资本外流对创新升级甚至国家发展战略影响难以估量。

  为此,我国应及早谋划主动化解风险。一是严格外汇管理,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入流出。密切关注资本跨境流动,适时运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管理等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加强海关、外汇、商务、央行等部门合作监管,防止关注以贸易为名行套利之时的外汇进出。重点监测外汇持有和使用较多的企业,防止外汇大规模套利流动。

  二是有限度地主动刺破国内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一线城市人口多、限购早,刚性需求是主要支撑因素,但二三线城市房价泡沫不容低估,应该在QE3尚未完全退出之前主动甄别和采取措施,刺破部分城市房价泡沫,主动消化风险。

  三是加快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平台。分类处理存量债务,竞争性项目债务由企业和银行自行负责。完善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债务发行,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硬化其预算约束。进一步明晰并严格规范地方和中央的支出责任,防止地方支出责任无限扩大。健全债务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是增加国内投资机会,提高资本收益率。资本本性是逐利,如果国内投资机会和盈利能力强于美国,回流的动力就不大。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基础科研投入,重点攻关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业等可能引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关键行业,鼓励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研发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把握节奏扩大开放领域,改革外商投资管理,加快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营造一流的内外企业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防止资本外流影响国内创新升级。

  五是把握好金融改革节奏。适当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和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建立资本流动的监测甄别机制,保留限制外国机构持有国内金融机构股比等管理措施。加快货币互换步伐,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计价金融工具创新,在美国加息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受挫之际,扩大人民币的信任度和接受面。与新兴经济体加强金融合作,共同开发金融避险工具,协调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防范资本外流引发的风险。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