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焦瑾璞:靠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推动普惠金融

2014年06月19日 07:3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人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近日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满足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移动支付和移动金融的发展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机遇。

  焦瑾璞在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2014中国农业发展论坛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把金融服务普遍化、惠泽民众,发展普惠金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满足广大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需 求 。 目 前 我 国 农 村 人 口 有6 .4亿,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信息技术,尤其是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的快速兴起,极大地促进金融服务模式内容和工具的创新,为破解金融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焦瑾璞建议,下一步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发展和移动金融的发展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现在所有农村地区实现了信号全覆盖,去年底,农村手机上网网民规模接近1.2亿,上网的比例达到75%,比城镇还高3.3个百分点。”

  焦瑾璞认为,目前需要尽快做三件事:鼓励创新并尊重市场选择;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特别是要鼓励移动支付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确保移动金融服务规范发展。              (关欣)

  国家发改委马晓河:改革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日前在出席网易财经主办的“如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主题研讨会时表示,当前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足和政府配置资源过度的矛盾。

  马晓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当前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就如何解决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足,政府在利用公权利配置资源方面太大的矛盾。当前,亟待解决国有企业介入和垄断领域太多、太宽并导致民营资本进入市场不足等问题。

  “现在理论和改革方案都有了,但具体怎么走还需要破题。例如,国有资本是否应该进入竞争性的市场领域、如何既放开垄断市场又加入市场竞争等问题均需要相关部门思考。”

  他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直接配置产业资本,通过公权与资本的直接结合来做大G D P,同时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严重不足。

  他认为,财政政策应向积极宽松转化。在消费没有大增长情况下要增加公共投资,用于经济增长中的“短板”,特别是用于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公共设施方面。在今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用于保障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重大水利设施等。(史也)

  《2014年就业蓝皮书》:大学生毕业工作三年后薪资比起薪上涨114%

  日前,中国专业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京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起薪相比上涨114%,大大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23.2%的涨幅。

  报告显示,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但增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增长速度。2013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250元)比2012届(3048元)增长了202元,比2011届(2766元)增长484元,三届增幅为17.5%,低于同期城市居民上涨幅度23.2%。

  报告指出,在2013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3775元);最低的是教育学(3151元)。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3167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2519元)。

  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301元(本科为5962元,高职高专为4640元)。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479元(本科为2815元,高职高专为2142元),三年来月收入增长2822元,涨幅约114%。其中,本科增长3147元,涨幅比例为112%;高职高专增长2498元,涨幅比例为117%。虽然大学毕业生起薪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起薪相比上涨114%,大大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23 .2%的涨幅,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奕明)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