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互通给国内银行带来哪些机遇

2014年11月13日 09:0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提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在会议期间,中俄两国签署了天然气领域合作等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中韩两国则签署了自贸区实质性谈判会谈纪要。

  从这些成果明显看出,从早期的经贸往来到如今的互联互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破题,APEC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将会有更多的内涵。那么,这将给国内银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本次会议批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期间演讲时表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业界人士分析,这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契机。“新丝路经济带是将繁荣的亚太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的重要纽带,随着人力、物力及资金的逐步注入,将使经济带内的金融市场逐步活跃。”某国有控股银行新疆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会议宣言提出,加强在公私伙伴关系领域的合作,促进更具活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发。“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设施建设将给银行带来巨大商机。除此之外,沿线国家在能源金融、跨境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前景也十分广阔。

  直观上看,新丝路经济带将建成横贯亚欧大陆的交通运输网络,在重要交通节点上将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提供了良好的海洋工程、港口建设的契机,由此出现了一批公路、跨境管道、合作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这些大型跨境项目正成为多家银行角逐的重点支持对象。

  “新丝路经济带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很多行业快速发展与扩张,其中的核心行业主要有交通、物流、通信、能源、进出口贸易、旅游及金融行业,这些行业将是新丝路经济带的支撑行业。”上述人士说,基于此,中资银行正在创新推出内保外贷、跨境直贷等融资方式,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需求。

  会议宣言提出,鼓励经济体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和传输网络、液态天然气终端、智能电网和能源输送网络。这意味着,能源合作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课题,能源矿产资源合作已成为推动沿线国家互通的利器,相应地也带来了贸易融资的需求,有的银行正在创新能源贸易融资服务方式上着力。比如中国银行推出了国际银团、海外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产品。

  亚太自贸区合作会谈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北京路线图的出炉意味着自贸区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和操作纲领。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已经浮现,则表明中国的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中的重要一环。而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迈进,也为国内银行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些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积极在海外布局,海外网络的扩展为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贸易投资型企业、劳务型企业、跨国经营企业、离岸金融客户等均纳入这些大型银行的服务范围,金融服务也扩展到跨境人民币清算、融资、债券等,帮助“走出去”企业降低了贸易投资的成本。亚太自贸区的推进将会带来更为多元化的跨境金融需求,中资银行除去自身提供汇款、信用证、保函等业务外,还应与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为企业境外贸易和投资企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融资需求。

  业界人士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各经济体是一个多赢的机遇,也为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契机。可以预见,丝路基金的破题,将吸引和触动国内外资金在丝路经济带的汇集。国内银行在我国对外金融合作中大有可为。目前,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正在增多,特别是在新丝路经济带的辐射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算本币化稳步推进。

  据了解,从2005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六家金融机构成立上合银联体后,银联体就通过联合融资、银行授信、转贷等多种方式,为区域内合作项目提供了支撑。作为成员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也通过转授信、银团贷款等方式支持多双边合作项目。上合银联体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已成为促进和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的重要手段。而在亚太自贸区推进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已在上海自贸区试点的跨境人民币双向现金池及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创新业务,也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