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证金首破3000亿背后玄机 股指期货引爆期市吸金漩涡

2015年01月12日 16: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踩着马年的尾巴,中国期货市场这个资本领域的“万年老二”终于摆脱“2000亿元魔咒”,至2014年年底,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首次增至约3000亿元,且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双双创20多年来历史新高。

  “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股指期货,你去看股指期货的月度成交数据,2014年11月和12月的成交哗地就上来了,国内各家期货公司股指期货账户的保证金都增加得特别快,一下就把期市保证金拉到3000亿元。”一名期货业内人士心直口快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商品期货带来的增量资金并不算多。

  在2014年末的A股“大风”吹拂下,以机构为主力的增量资金跑步进入股指期货及商品期货市场。在一定意义上,金融期货市场成交量的巨幅上升成为推动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与成交额创历史纪录的关键因素。

  展望2015年,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原油期货、指数期货和期权等普及化后,期货市场将迎来进一步扩容,期市保证金规模达到5000-6000亿元并不是梦。

  股指吸金 保证金首破3000亿

  “期货市场的保证金涨得真是快,2014年11月初还是2600亿元左右,年底就约3000亿元,一下增加了400亿元。”一位业内人士兴奋地透露,由于客户保证金额度增长太快,一些大的期货公司保证金规模猛增至150亿元至200亿元,而一些小的期货公司甚至逼近净资本占客户权益总额的风险警戒线。

  记者从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获悉,2014年8月,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约2450亿元,截至当年年底,全市场保证金总量已攀升至约3000亿元,较2013年底的1988.18亿元大幅增长50%以上。而2014年之前,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的最高纪录约为2013年“五一”节后的2300亿元。

  另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2014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5.0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91.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4%和9.16%。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期货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反季节性地回升,这直接导致了期市成交量和成交额创20多年来期货市场历史新纪录。

  如2014年12月,以单边计算,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3.16亿手,成交额为57.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74%和169.93%,环比分别增长16.07%和95.96%。仅12月的成交额就接近前11个月累计成交额的1/4。

  增量资金来自哪里?“主要来自股市,不是做期货的钱。”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的一番话道出了内幕,“去年国内股票大盘的普涨和股指接近50%的巨幅反弹吸引了大量资金参与股指期货及商品期货市场,直接推动了2014年我国期货市场增量资金的上升。”

  业内也多半认为,期市保证金突破3000亿元的最大功臣是股指期货。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出现巨幅增长,成交量高达4549.05万手,成交额为44.86万亿元(约为整个市场的77.73%),同比分别增长190.83%、300.89%,环比分别增长105.63%、160.35%。

  “A股市场自去年11月开启了凶猛的上涨势头。在股市火爆行情带动下,作为股市风险对冲的工具——股指期货成交量也由此水涨船高。机构投资者增加股指期货的投资配置,基金也在大力购买股票的同时,为了配合股票不断增长的市值,相应地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保值和对冲的头寸。”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说。

  与此同时,商品期货保证金的增长仅被业内视为辅助原因。据了解,尽管2014年上市了多个新品种,但是由于现货企业现金流紧张、经营压力较大、套保成本较高和企业对期货工具尚不熟悉,因此新品种给期货保证金带来的存量资金并不多。

  金融给力 衍生品迎历史机遇

  “如果A股牛市再延续下去,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我估计每个月期市保证金规模都要创新高。2015年可能是4000亿元,也有可能是5000亿元。”一位业内人士的话道出了期货界对金融衍生品吸纳更多资金入市的期待。

  目前来看,国内四大期货交易市场中,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最大,其去年成交额就占整个市场的78%以上。作为其顶梁柱的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上市运行以来,交易量与参与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

  记者从中金所获悉,截至2014年底,沪深300股指期货累计开户已达20多万户,年成交量为2.16亿手,成交额为163万亿元,远远超过2013年的1.9亿手和14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5.9%。

  从海外市场来看,金融期货的成交也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美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包括个股、股指、利率和外汇等金融期货成交量占整个商品期货的81.3%。不过与海外市场相比,我国金融期货及衍生品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金融期货品种不够丰富,门槛过高,如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来规避投资者的个股及组合风险,由于beta系数不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安信期货研究所所长马春阳指出,“如果能推出中证500、上证50及创业板、中小板指数期货,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不同的指数期货将大大丰富交易策略。如果能有效降低50万元的入市门槛,整个期货市场才会真正发挥自身的功能。最近10年期国债期货在征求意见,如果银行、保险能够进入国债期货市场,那么整个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将有可能翻倍。”

  据悉,按照国九条要求,中金所正着力完善包括中证500、上证50等指数期货期权,并新增10年期国债期货等其他关键期限国债和利率类期货及期权合约,还将适时推出汇率类期货及期权产品。此外,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均在推进指数类产品开发,其中包括有色金属指数期货、农产品指数ETF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在ETF期权、个股期权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尝试。

  一个衍生品新时代即将开启,带给业内人士更多的畅想。“更多期货期权品种一旦正式推出,将明显吸引更多场外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比如上证50股指期货可以和上交所的50ETF期权做一些交易策略,中证500股指期货则可能成为更多机构对冲风险的工具。而国债期货一旦推出10年期或者3年期的品种,同样也会吸引很多投资机构。”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长叶燕武预计,一旦三大金融期货品种各自登台演出,各自完善,那么期货市场的容量在此过程中很可能扩增一倍以上。

  华联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杨彬同时指出,未来随着创新业务的逐步开展,与金融相关的风险管理及对冲将会是市场的主流,保险、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是未来期货市场的结构主体,金融期货的逐步创新必将会吸引新的增量资金。

  创新井喷 5000亿元不是梦

  曾有业内人士在2010年表示,未来五年,我国期货保证金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4倍,达到5000-6000亿元,其中金融期货将占80%-90%,达到5000亿元左右。

  2014年中国期货市场是“多事之年”。从新“国九条”的发布至期货业创新大会召开,从《期货法》制定进程加快、《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出台、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一对多”放开至引入境外投资者,从诸多新品种上市、原油期货获批、股票期权获批至商品ETF指引实施……桩桩件件都吸引着各界聚焦。

  据方正中期期货的研究,预计2015年中国期货市场在新品种推出,期权、原油期货和夜盘交易普及化后,成交量将再创历史天量,预计全年成交量将超过30亿手。那么,在期货创新的大背景下,诸多创新业务能否有效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对此,马春阳认为,短期来看,期货公司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还不会导致大量资金进场,资管业务“一对多”对客户门槛要求较高,受限于人才及客户渠道限制,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总体有限,而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比较杂,很多才刚刚起步。

  叶燕武则认为,资管“一对多”和风险管理子公司等这些业务还处于初期阶段,其目标客户群体的资金容量并不是很大,因此初期对期货市场的扩容作用比较有限。而随着成熟度提高,将形成吸引增量资金的一个渠道。

  对于境外资金进入国内期市的影响,叶燕武说,“这部分资金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同样也受制于各国政策影响及我国监管政策影响。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对期货市场的扩容作用将比较大。”

  相比之下,程小勇对风险管理子公司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吸金能力显然更为乐观。他认为,期货创新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和资产管理业务是中国期货市场资金流入的一大来源。如2014年1-11月,率先获得资管资格的37家期货公司资管总规模已接近100亿元。在破除资管“一对一”制约后,期货资管“一对多”在2015年吸引的资金或将出现翻倍增长。而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可以吸引居民财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个性化、灵活性的风险管理场外工具将吸引庞大的产业资本流入。

  “在期货市场改革创新的时代中,我认为3000亿元的保证金规模只是刚刚开始,在资管业务‘一对多’放开之后,以及市场普遍预计2015年A股步入牛市的背景下,未来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将会出现加速增长。”程小勇指出,从商品市场的风险管理角度来看,中国15万亿元大宗商品市值加上30万亿元股票市值,按照波动年20%,有9万亿元的风险管理需求,如果再加上中国居民130万亿元的财富管理需求,未来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