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版QE将为中企海外发债“续航”

2015年02月16日 09:24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2014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发债的收获之年,得益于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流动性宽松、发债成本低,以及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后亟需为海外业务“补血”,全年海外发债总规模约1236亿美元。

  而在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债的规模只有近643亿美元,也就是说,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债总规模是2013年的近两倍。

  市场普遍认为这种良好势头将保持下去。在总量稳中有升的格局下,不同行业、不同计价币种的发债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欧元区将于下月开启量化宽松(QE)政策周期,预计会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赴欧发行欧元债。一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开年之初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奔赴欧洲路演,准备海外发行欧元债事宜。

  金融机构海外发力

  在去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债中,金融机构表现可谓抢眼。全年总发行规模是2013年的十倍之多。根据瑞银集团(UBS)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金融机构海外发债总规模高达456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只有43亿美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去年海外发债的‘大户’,如工行、中行的境外优先股,还有近期建行完成的5亿欧元高级票据等都实现了低成本发行。由于近几年中资金融机构海外业务发展迅猛,资金补给需求大,预计今年的发债增速依旧显著。”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至于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青睐海外发债,瑞银亚洲债券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刘北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海外发债高速增长既得益于国外的拉动性因素,也恰逢国内的推动性因素。

  “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特别是海外资金更加便宜,发债成本低廉。而在国内,近几年资本项下逐步放开,监管的放松也简化了中国企业海外发债的手续。此外,评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评级机构新的评级方法论更加适用中国企业海外发债的特殊情况。”刘北称。

  除了上述优势外,刘北介绍,由于海外债券市场发展成熟,其深度、广度较之国内更高,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可以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如10年期、30年期、甚至永续债;在评级方面,国外债券评级的各个等级的利率差距较大,尤其是对于评级在AAA的优质企业,其在国内通常难以发挥高评级的优势(各等级间的利率水平差距较小),而选择海外发债则可因相对较高的国际评级而大大降低发行利率。

  从企业性质看,刘北预计,今年国有企业海外发债规模会稳中有升;民营企业较去年趋平,但民营地产企业的海外发债规模会有所减少。

  “国内民营地产企业的信用主体评级通常在B—BB+,其在海外发债的成本并不算低,属于高收益债券。去年平均利率水平为8%-9%,高的会达到12%-13%。受今年房地产行业下行、以及地方政府预算管理等影响,预计整体海外发债规模会较去年减少。”刘北称。

  欧元债或走热

  正如美国前几年持续QE,带动中国企业纷纷赴美发债一样,今年欧元区QE上阵,或将引发欧元债走热。一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开年之初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奔赴欧洲路演,准备海外发行欧元债相关事宜。

  “以前中国企业主要发行美元债,欧元债只有寥寥的几单,去年的占比还不到总规模的5%。但是今年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国预计会加息、欧洲却选择量化宽松,这使得欧洲的资金成本优势显现,且欧洲投资者投资海外产品的需求强烈,预计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发行欧元债的发行量占比会在10%-15%。”刘北说。

  不过,风险同样存在。刘北表示,海外发债的市场风险比国内高。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状况、投资者教育、发行时点的选择都高度敏感,有时甚至会出现发行失败的情况。“这就与国内的债券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在境内发债,只要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后续发行通常会很顺利;而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就很高。”

  除了市场风险外,货币错配风险同样不可忽略。特别是人民币结束多年的单边升值趋势、双向波动性加大后,中国企业汇率避险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

  “货币错配主要指企业用本币资产偿还外币负债,这尤其会影响短期债券。过往发行人并不注意汇率避险,而且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情况下,汇率套期保值反而会增加额外成本。”刘北说。

  此外,刘北透露,虽然欧元债今年规模会有所上升,但美元债的主体地位难以撼动。“发行欧元债的中国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募集资金主要是直接在境外使用、支持欧洲业务发展,而且若欧元与美元做掉期交易后,其成本与直接发行美元债类似,所以欧元债的发行需求会上升但仍较为有限。”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