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农信社存款突破万亿元 迈入存款万亿俱乐部

2016年04月13日 13:38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杜君通讯员卢迪骈利辉)“十三五”开局不久,我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就实现新跨越、“开门红”,一举成为全省首家迈入“存款万亿俱乐部”的本土金融机构。

  4月12日,好消息从省农信联社传来:截至3月末,全省农信社存款余额达10290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农信社贷款余额高达5649亿元,为中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金融活水”。

  ●鼓起中原富强“钱袋子”

  取之于中原,用之于中原。作为扎根中原的本土金融机构,农信社吸纳的资金,百分之百用于支持我省地方经济。

  数据显示,省农信联社成立11年来,存贷款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3月末,全省农信社存款余额达10290亿元、贷款余额达5649亿元,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19.95%和17.12%,市场份额均稳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

  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全省农信社金融支农支小持续发力。

  金融支农方面,目前,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占贷款总额的89.85%,且连续多年涉农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总额的40%左右,农户贷款约占全省金融机构总额的90%,较好地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

  金融支小方面,全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多年实现“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从最初的27.35%上升至46.93%,占全省金融机构的40%以上。

  ●化解农民贷款“难慢贵”

  农业现代化水平越提高,对金融的需求就越强烈。然而,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成为影响“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信社姓“农”,始终以服务“三农”为本。为化解农民贷款“难慢贵”顽疾,全省农信社在担保方式、审批流程等方面大胆创新,推出可“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金燕快贷通”贷款产品,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目前,“金燕快贷通”贷款余额已达383.72亿元,惠及农民30.1万户。

  为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农民沐浴普惠金融的阳光,我省农信社加快金融服务“村村通”布局,着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据统计,全省农信社自助设备已达7473台、POS终端达108868台,集存取汇功能于一体的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达8633个。这些设备,80%以上布放在众多村庄的中心区域,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便捷现代的金融服务。 ●深化改革“支农支小”

  改革是创新发展的“点火器”。为有效化解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实力,全省农信社围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在将原来2198家乡镇法人农信社整合为144家县级法人联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达标升级—组建农商银行—创建良好银行”的“三步走”战略。

  如今,在达标升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县级农信行社产权制度改革正呈现出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在全省经过整合后的139家县级农信社中,已有52家成功改制为农商银行,另有17家已达到农商银行组建标准。按照计划,未来两年,全省县级联社将全部完成改制或达到农商银行组建标准。

  金融活,全盘活。省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制后的农商行法人治理更完善、经营机制更灵活,将尽快打造成“支持地方经济有力、支农支小有为”的良好银行。

  事实上,深化改革的红利正在凸显。全省农信系统组建的52家农商银行,其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均领先于当地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③9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