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估值高企引发担忧 全球科技股现抛售潮

2017年06月13日 16: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美股科技板块上周五出现大幅回调,带动周一亚太和欧洲市场科技股集体走低。此前科技板块一直是美股大市的领头羊,以苹果、Alphabet、亚马逊等为代表的超大盘蓝筹科技股股价不断创下历史高点,但估值高企也引发市场担忧。

  眼下市场人士对科技板块后市看法存在分歧,有分析师担心科技股交易“过度拥挤”,投资者可能低估了崩盘风险;也有分析师对科技企业业绩抱有信心,认为在更实际的收入和盈利表现支撑下,科技板块整体不存在太大泡沫。

  科技股下滑扰动全球市场

  科技股权重较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周四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但随后在周五意外大跌1.8%,创近两个半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主要衡量科技股表现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同样从历史高点下挫2.44%,创去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科技巨头股价集体遭遇重挫。美股前五大科技公司中,苹果股价在上周五下跌3.88%,盘中跌幅一度高达6%,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下跌3.4%,微软下跌2.27%,脸谱下3.3%,亚马逊下跌3.2%,这五家公司的总市值一日之内就蒸发了近千亿美元。其他明星股中,奈飞下跌4.7%,英伟达大跌6.5%。

  在美上市的中概科网股也未能幸免。截至上周五收盘,京东大跌6.97%,陌陌跌6.38%,百度下跌2.52%,新浪微博跌3.5%,阿里巴巴跌2%。

  本周一,科技股的抛售潮蔓延至亚太和欧洲股市。港股市场上,腾讯下跌2.5%,苹果供应商瑞声科技下跌3.8%,舜宇光学下跌2%,科网股下挫带动恒生指数下跌1.24%,创下近两个月来最差表现。日韩股市方面,受最大权重股三星电子下跌1.6%的拖累,韩国Kospi指数下跌1%;日本市场上的苹果供应链同样集体下挫。12日早盘交易时段,欧洲斯托克600科技指数大幅低开1.3%,欧洲股市主要股指全线走低。

  有分析认为,科技股抛售潮主要是受获利回吐盘的影响,一些投资者选择在股票大涨后锁定收益。韦德布什证券股票交易执行主管马纽埃林表示,过去12个月科技板块一直保持上涨,因此随时可能迅速回调,而“一天的表现不能代表趋势性的逆转”。

  在上周五的抛售前,高盛曾发布一份由分析师罗伯特·博鲁杰尔牵头撰写的报告。报告指出,由脸谱、亚马逊、苹果、微软和Alphabet组成的“FAAMG”组合的低波动性可能会让投资者低估风险,包括周期性和监管/反垄断等风险。FAAMG组合市值在今年内已经增加了6000亿美元,其超越大盘的表现已经催生了极端持仓、拥挤因素和难以解释的风险,“行情逆转的风险正在增加”。

  泡沫争议再现

  4月25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点大关,随后马不停蹄一路刷新高位。即便计入上周五的回调,科技板块仍是过去12个月标普500十一个行业板块中的领跑者,累计涨幅高达32%。龙头科技企业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苹果、脸谱、亚马逊的今年内涨幅都接近30%,Alphabet上涨23%,微软上涨14.5%。

  不断上涨的股价刺激着市场对泡沫膨胀的敏感神经,投资者对估值高企的担忧日益加剧。加拿大投资机构Canaccord Genuity的策略师德怀尔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标普500科技指数中,股价创52周新高的股票数量的占比目前高达44%,这一水平此前只在1995年6月和1997年7月出现过两次,而前两次的共同之处是科技股在此后一百天内整体下跌了20%以上。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科技企业的基本面较2000年科网泡沫高峰期已有显著改善,大多数企业具备正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健康,有更现实的业务模式而不再只是“眼球效应”。尽管部分科技公司估值有些昂贵,但这些公司的业务更加成熟,有实际的收入和盈利,整体不存在太大的泡沫风险。

  金融服务公司T. Rowe Price投资组合经理斯宾塞表示,云计算、互联网的增长、科技向新领域的渗透等趋势都是带动科技企业增长的“真实有形的驱动力”。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为26.1倍,高于过去十年21倍的平均水平,但远低于2000年时接近200倍的水平。

  还有一些投资者担心科技板块的上涨主要受少数几只超大盘蓝筹股的驱动,在当下科技股交易已经“过度拥挤”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导致崩盘。

  史蒂佛尼古拉斯证券资金经理摩根兰德尔表示一些已经大幅上涨的“高动能”股票很可能面临额外的抛售压力,因为“股票已经超买”。记者 杨博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