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融机构:智能制造全流程金融支持成服务实体突破口

2017年10月23日 1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魏晞)对智能制造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支点。

  作为中国银监会批准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近年来,浙商银行从智能制造实施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创新运用买方信贷、订单融资、履约见证、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方式,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

10月10日,山西太原,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当日,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73,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20个基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 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订单融资:帮助企业摆脱“两难”困境

  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诸多不确定性会使其陷入既担心投入有风险、又担心丧失市场机会的“两难”困境。

  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桁架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受益于“机器换人”政策,公司订单量爆增,今年上半年新增订单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但按行业惯例,买方一般只支付30%预付款,垫付其余货款让金石机器人在集中交货的数月内产生了4500万元的融资需求。因为固定资产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靠股权融资募集资金,这种方式难以持续。

  看到企业这一痛点,浙商银行针对订单的爆发式增长,采用单个订单封闭管理,打包解决预付款外的全部融资需求;针对大股东不愿大幅稀释股权,采用以债为主的投贷联动方案;针对企业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资产或股权,大胆采用信用方式审批;同时为了把控风险,根据企业回款情况,制定了分阶段放款、按订单进度回款的用信策略;最终形成了“订单融资+大债小股+信用方式+分批提款”的智能制造金融服务方案。

  通过这一方案,浙商银行为金石机器人成功授信3000万元,并陆续为企业的多笔订单放款,有效缓解了公司集中交货的压力。

  合同能源管理:嵌入低碳商业模式

  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不仅在于单纯的资源倾斜,更重要的是创新出与企业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的融资方式,识别风险、把握机遇。

  以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磁悬浮轴承、磁悬浮分子泵打破了这一领域国外技术垄断。目前,飞旋公司刚刚度过艰难的技术准备和应用研发阶段,处于产品推广期,为快速占领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租赁销售方式,租金收入为使用公司产品节电的收益。如此一来,租金收益见效慢和产品推广资金需求大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企业化解这一矛盾,浙商银行借助“1+N”供应链模式,给予飞旋科技直接授信额度和基于供应链下游企业供应链管控额度2亿元;飞旋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向其下游企业出售设备,下游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授信向飞旋公司支付设备款,而贷款利息则按一定比例从后续设备使用期间节省的能源费用中支出。

  这一方案的有效实施,使得处于智能制造的供需两端的飞旋公司和下游企业,分别免去了先行垫款和一次性大投入的烦恼,而银行也能第一时间掌握下游企业的开工率、产量等生产数据,从而了解其真实经营状况,确保风险可控。

  履约见证:履行银行信用中介职能

  除了资金融通,现代商业银行还有信用中介、衍生服务等职能。在助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浙商银行积极发挥服务中介功能,创新履约见证服务,签订三方约定,促进买卖双方交易达成。

  2017年初,嘉兴华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中标了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混改性纤维项目的电力设备订单。湖州中石对这批电力设备质量、供货时效要求高,且华宇电力对货款及时支付需求大。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根据购销双方的企业经营情况、供货能力、付款能力及各自需求,制定了“履约见证”的金融服务方案。浙商银行作为第三方,利用银行信用对购销双方各自作了履约保证,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同时促使交易顺利达成。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共计为98家实施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表内外信贷支持186.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完)

【编辑:官志雄】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