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管新规延期1年,对资本市场、机构将带来哪些影响?

资管新规延期1年,对资本市场、机构将带来哪些影响?

2020年08月01日 04:10 来源:第一财经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新冠肺炎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是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也给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增加了难度,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多久较为合适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焦点。

  7月31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稳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延长过渡期1年,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同时,该负责人也指出过渡期也不宜延长过多,初衷是确保资管业务顺利转型,延长1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在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早整改、早转型。

  此次延期,监管改革方向变了么?延期1年主要考虑有哪些?1年后,资管新规还会根据情况再次延期么?如果机构未按时完成整改会有哪些影响?此次延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此次延期不涉及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也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政策安排主要内容是“适当延长+个案处理”。对于提前完成整改任务的机构给予适当激励,对于未按计划如期完成的机构,采取差异化惩罚措施。

  更多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

  实际上,此前对于延期1年市场早有预期。

  此前,央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表示,关于资管新规延期,因为今年疫情冲击,应该延期。可能延一年是比较合适的;央行金融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出现了萎缩,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确实也增加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难度,市场非常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有些人建议严肃市场纪律,严格执行资管新规,有些人建议延长过渡期一年、两年,都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和道理。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拉开了资管行业转型发展序幕。根据内容,资管新规过渡期到2020年底。

  不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监管部门在征求了多家金融机构意见后,拟定了初步方案。

  “从待处置资产情况来看,延期一年可以使相当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基本自动到期,避免存量资产处置带来的影响。”央行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长期以来,我国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居民金融资产投资主要依赖银行储蓄,形成了风险偏好低、流动性偏好高的资金特点,对长期限、净值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相对不足。

  上述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投资者逐步接受长期限资管产品,但相比于实体经济对股权融资、长期融资的需求,仍需要进一步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长期资金培育工作。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时期,金融机构的新产品投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资管领域加快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过渡期适当延长,能够为资管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个案处理防止形成政策博弈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延期不涉及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并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政策安排主要内容是“适当延长+个案处理”。

  这意味着,到2021年底后,资管新规原则上将不再延长过渡期,有关金融机构如未完成则会被个案处理。

  央行表示,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个案处理,列明处置明细方案,逐月监测实施,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此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课题报告中建议,在延长过渡期后,监管机构应确保法规严肃性,做好预期管理,严格执法,防止再次形成政策博弈。

  有激励、也有处罚

  对于过渡期延长1年后的主要政策安排,央行和监管部门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行配套支持,以实现有序整改转型。

  “之前,很多商业银行资产回表有障碍,资产管理业务与表内业务相互分离,此次配套措施为了存量资产回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空间。”接近监管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比如,激励体现在:对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或整改虽延至2021年底,但进度快于计划,能提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和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

  处罚措施体现在:对于未按计划如期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除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外,视情采取监管谈话、监管通报、下发监管函、暂停开展业务、提高存款保险费率等措施。对于个别机构弄虚作假或选择性落实相关要求等行为,监管部门将采取监管处罚措施。

  上述《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课题报告也建议,监管应该加强对老产品压降的进度管理,均衡分布压力,对于未能达到进度的机构,及时采取惩罚措施予以校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会同监管部门健全存量资产处置的配套支持措施。具体而言,央行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允许类信贷资产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回表,并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已违约的类信贷资产回表后,可通过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鼓励通过市场化转让等多种方式处置股权类资产。稳妥处置银行理财投资的存量股票资产,避免以单纯卖出的方式进行整改。优化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环境,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资本实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升新产品接续能力,引导资管行业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延期后,对股市影响有多大?

  对于过渡期适当延长政策的实施,市场普遍关注将带来怎样的政策效果?

  业内专家认为,延期后,在债券市场方面,可给予金融机构更多时间发行新产品投资债券资产,避免债券市场需求收缩,同时有利于稳定长期限债券投资规模;在股票市场方面,也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振信心。

  “理财子公司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完善投研体系,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资管资金撤离可能导致的股市资金流出显著减少,避免对市场形成冲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过渡期适当延长,将有效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有利于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说。

  一是,更多存量资产将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造成信用收缩,缓解融资方的集中还款压力,在疫情冲击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环境下,延续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也降低了资产回表对银行带来的资本压力。

  二是,目前我国资管业务仍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过渡期适当延长,能够给予金融机构更多时间,培育长期资金来源,创新发行新产品,提高对存量资产的承接能力,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投资规模,避免市场资金供给过快收缩,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是,过渡期适当延长,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充分利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果,积极转换融资模式,扩大融资来源,转换增长动力,为资管业务平稳过渡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资管产品总体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过渡期内,资管业务将持续向好发展,影子银行风险将进一步收敛,我国金融市场将更加健康稳定发展。”上述央行负责人称。

  坚持初心不变

  “资管新规”的一个重点内容,便是打击通道业务和监管套利,降低交叉金融风险。其中明确,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在此背景下,非标资产和通道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资管、信托和基金子公司规模持续收缩;而以投资标准化资产为主的公募基金和保险资管规模则持续正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非标准化债权规模持续减少,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的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资管产品的风险整体上在进一步收敛。

  近一个月,央行、银保监会多次强调要警惕影子银行回潮风险,并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不到位、业务风险隔离不审慎、非标投资业务管控不力等方面,并提出了规范整改的工作要求。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规范转型取得积极进展。资管行业形成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共识,金融机构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建设,增加长期限、净值化产品发行,拓展多产品线布局,产品形态不断优化,行业从无序的监管套利转向有序合作竞争,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此外,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稳步提升。一方面,在逐步压降存量非标资产的同时,通过增加对非金融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支持直接融资发展,较好弥补了非标资产压降的融资缺口。另一方面,资管产品对金融债和存单的投资金额显著上升,对表内资金运用形成了支撑,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融资。

  作者:杜川

【编辑:于晓】

金融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