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权威报告拆解影子银行:广义规模曾超百万亿元

权威报告拆解影子银行:广义规模曾超百万亿元

2020年12月08日 15:31 来源:中新经纬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权威报告拆解影子银行:广义规模曾超百万亿,下一步咋治理?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8日电 (魏薇)“影子银行是套利行为驱使的产物,具有天使与魔鬼的两重性。”这是《中国影子银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对影子银行的描述。该报告由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课题组共同撰写,12月4日发布在专业学术期刊《金融监管研究》的微信公众号上。该期刊由原银监会于2012年创办发行,主要目的是出版监督风险改革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和政策研究成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这份报告出台的背景是,过去三年,中国影子银行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需要对三年来取得的治理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梳理。

  “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这份关于影子银行情况的报告,在我看来正逢其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中国财政学会政府与社会融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安起雷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在目前疫情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正在抓紧弥补金融监管短板。在他看来,这份报告出台的目的就是要向金融市场和公众投资人提示风险,即金融监管部门下一步会对影子银行的问题继续加强研究,明确业务规范,使之有序健康发展。

  何谓影子银行?

  中国影子银行如何界定?报告明确了四项标准:一是金融信用中介活动处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信贷发放标准显著低于银行授信;二是业务结构复杂、层层嵌套和杠杆过高;三是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四是集中兑付压力大,金融体系关联性和风险传染性高。

  具体来看,中国影子银行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委托贷款、资金信托、信托贷款、银行理财、非股票公募基金、证券业资管、保险资管、资产证券化、非股权私募基金、网络借贷P2P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商业保理公司保理、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业务、非持牌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债权融资计划和结构化融资产品。

  狭义影子银行是指,在广义影子银行中,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和同业理财、理财投非标债权等部分银行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网络借贷P2P贷款和非股权私募基金等业务,影子银行特征明显,风险相对较高,属于狭义影子银行。

  “简单来看,发挥了银行的信贷融资功能,又没有被纳入到银行的监管框架当中,或者信贷发放标准低于银行表内的一些融资行为,就可以看作是影子银行,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银行理财当中配置于非标的部分。”曾刚表示。

  他解释道,因为银行理财中资产装配的非标实际上就是贷款,但其并未进入银行的贷款发放程序,可能并未达到银行表内贷款的标准,同时很有可能进入银行表内贷款不能进入的领域,比如监管限制的房地产行业、地方投资平台或高能耗产业等。此外,银行表内信贷资产有资本充足率、计提拨备、不良率等限制,但是在表外,银行理财对接非标时,上述限制都没有。

  “也就是说,它发挥了和银行相同的功能,但并未受到和银行表内正常贷款一样的监管,显然成了一个监管套利工具。”曾刚说,“监管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把这部分游离于非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以外,同时发挥银行融资功能的行为都纳入到相同的监管框架当中。”

  三年“精准拆弹”

  影子银行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报告指出,上世纪80年代,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设立,直到2002年商业银行陆续开展理财业务,这一时期影子银行的整体规模并不大。

  2008年以后,影子银行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货币政策由趋紧转向适度宽松,并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硬性约束。在此背景下,为规避宏观调控和监管,银行将资产大量移到表外。

  2017年起,金融管理部门迅速行动,对影子银行重拳出击,努力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采取了一些列监管措施:严厉整治市场乱象、规范对交叉金融监管、坚决拆解非法金融集团、严肃追责问责、全面弥补监管制度短板。

  经过三年时间的“精准拆弹”,“目前初步呈现根本性好转势头,影子银行野蛮生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84.80万亿元,较2017年初100.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缩减近16万亿元;风险较高的狭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39.14万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了12万亿元。

  一枚硬币的两面

  报告指出,影子银行业务犹如硬币的两面,唯有辩证对待、因势利导、“抑恶扬善”,才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在安起雷看来,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在对各类金融业务乱象的清理和规范过程中,影子银行问题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复杂问题。中国影子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今天已成为主流金融业务的一个必要补充。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影子银行并非一无是处,更不是十恶不赦。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它拓宽了社会融资和投资的渠道,实质上是“银行的影子”。

  同时,报告提到了影子银行的问题与危害,包括不断推高杠杆水平、助长脱实向虚、严重掩饰资产质量真实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激励、危及社会稳定。

  “但由于影子银行游离在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监管套利等问题比较普遍,其风险传染性和隐蔽性也更强,所以应该加强和改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董希淼称。

  “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报告直言。由此可见,“管理”是解开影子银行难题最关键的钥匙。

  安起雷认为,规范影子银行并不是要完全限制或者取消影子银行,而是要在现有的中国总体金融市场布局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必要的制度规范,以促其健康发展,使之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反思金融创新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产物。报告中亦提到,部分高风险影子银行可能借不当创新卷土重来。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对影子银行的持续监管体系。

  安起雷指出,目前部分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对金融业务的本质认识不够全面,片面把所从事的一些金融借贷业务理解成为可以挣大钱和快钱的地方,一些影子银行机构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做了许多所谓金融产品,已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干扰,产生了大量金融乱象,对中国金融业脱实向虚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大量实体经济并未得到应有的金融助力,因此对影子银行的业务应当而且必须进行必要的规范。

  如何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在鼓励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还需强调金融监管和金融业务的规范。“核心原则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这是衡量一切创新是不是伪创新、假创新的基本前提。对监管而言,要实施穿透性监管,防范金融活动、金融业务打着金融创新为名,游离于监管之外。”

  在曾刚看来,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保持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不断补齐监管短板,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把影子银行完整纳入到监管框架当中,从制度上把脱实向虚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排除在外。

  在完善影子银行的监管制度、消除监管套利方面,曾刚表示,一是要全覆盖,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到监管体系当中;二是把握一致性原则,对业务实质进行穿透,业务实质相同的,应按照相同标准进行监管。“不管未来什么形式的创新,都可以拿这两个原则作为考量。”曾刚说。

  安起雷认为,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或将对影子银行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继续出台一系列行政法规,不排除有的规则会上升到法律层面,使治理和规范影子银行的工作逐步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一旦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就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于晓】

金融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