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2010年腐败案件“六最”:用人腐败令人最难忍受

2010年12月30日 10:0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造假骗官”、“土地奶奶”、县委书记受贿1575次……

  2010年,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再掀高潮,一系列重大反腐案件被逐一披露,人们在振奋之余同样感到震惊——在落马官员人数增多以及腐败落势化等新现象出现之时,反腐制度创新虽然在不断发力,但2010年腐败案件为何屡创“之最”?

  早在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写给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会议贺信中曾经提出过,“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当一个个鲜活的案件展示在人们眼前时,不少人意识到“新情况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

  用人腐败“最令人难以忍受”

  2008年下半年,时任共青团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的王亚丽因冒充亿万富翁女儿争夺财产被举报。经查,王亚丽档案中的姓名、出生日期、父母身份、入党等基本情况虚假,年龄缩水达9岁之多,并存在恶意向组织隐瞒、利用金钱等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等行为。

  2010年4月11日,王亚丽“造假骗官”案取得重大进展。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有关方面给予时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的张振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时任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部长的栗建华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时任石家庄市文化局人事处处长杨路群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给予时任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耿震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杨路群、耿震环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王亚丽本人则受到了开除公职、党员身份不予承认、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的处理。

  对于王亚丽“造假骗官”的情况,中组部有关负责人称其为“闻所未闻”。事实上,长期以来,用人不正之风被各界人士公认为是党风廉政建设中“最令人不能忍受的问题”。

  “用人不正之风长期以来就是一大顽症。”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近几年落马官员的状况可以看出,“带病在岗”、“带病提拔”、“买官卖官”的现象均比较严重。

  “经过这么多年的蔓延和变异,腐败的类型在不断增多。相比其他腐败行为来说,用人腐败、‘买官卖官’的危害最大、最根本也最致命。”清华大学廉政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这种现象会摧毁整个官员体系,如果一个人的官职是通过买卖得到的,那他获得官职后定会变本加厉地腐败,这样的话,再好的政策都会被扭曲,再大的矛盾都会被掩盖,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

  事实证明,在王亚丽“造假骗官”的过程中,权钱交易如影随形。

  对此,2010年,有关部门再出重拳整治用人腐败——中央纪委、中组部、监察部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的通知》,力图对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进行重拳整治。

  更进一步彰显中央反腐决心的是,在通知下发的同时,中央纪委、中组部又联合下发《坚决刹住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例的通报》,要求坚决抵制包括“买官卖官”在内的选人用人腐败现象。

  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时至今日,导致重大用人腐败案件的制度漏洞仍未根除。对此,任建明指出,当前用人制度体系还存在决定原则不够彻底、程序性或实体性规定存在漏洞等缺陷。

  “公开选拔规定和竞争上岗规定分别规定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而按照上述的模式切换要求,应当做如下规定才彻底,即‘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方式’。其所确立的原则是‘竞争选拔是原则,不竞争是例外’。”任建明说,在竞争选拔原则下,任何采用有限竞争或非竞争的选拔方式都只能是例外,均需要选拔主张者举证,并经过专门的审查、监督和批准方能实施。

  任建明进一步分析说,程序性或实体性规定上存在的漏洞有可能会被某些人操控和利用。

  “以公开选拔规定为例,其中‘公开选拔’包括6个先后程序: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统一考试、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办理任职手续。按照上述的模式切换建议,这个程序是有缺陷和漏洞的。”任建明解释说,“事实上,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是完全不必要的;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可以部分前置到统一考试之前或直接整合到报名与资格审查之中,剩余的则应被撤销。当然,报名与资格审查需要加强,应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政策、干部候选人标准以及政治、廉政审查都纳入其中。”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