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西都市报:制裁电商乱战应追责投机式营销

2012年09月06日 14: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8月中旬,国内三大电商发起价格战。最新消息是,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已对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战过程中,部分电商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且部分商品标明无货实际有货。据此,发改委称将惩处相关行为,但目前还未有具体结论及罚款数额。而相关法律人士认为,这个案件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几家电商确实没有按照宣传的力度执行,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商品上又确认履行了承诺。

  短暂的历史承袭,注定了某些电商身上遗留着江湖草莽习性。诸如炮轰、约架、对骂一类的花招,也时常出现在商业竞争中。在此间,至少在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伦理与秩序并没有普遍地确立。与成熟市场中规则化的竞争不同,部分电商热衷于咋咋呼呼、暧昧不清的话语攻讦。可以说,最近的“价格战”,不过是电商一贯伎俩的再次发作。可惜玩得不好,才引得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发改委价监局的表态,矛头所指可谓在意料之中。因为,“价格战”酣斗之时,甚至开战之前,明眼人早已戳穿其中猫腻:一来,型号混乱、重合商品少,精确比价无法进行;二来,宣称“缺货”狡黠避战,所谓低价如同镜花水月;再者,事先提价、虚构原价,制造假象忽悠消费者……凡此种种,路数老套且粗糙,职能部门倘若有心调查,取证、定性必定不会有太大难度——仍旧是那句话:出来混总会还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伪价格战”的深处,归根结底是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商业文化。诸如京东等巨头,一方面熟悉以煽动、造势为核心的营销术数;另一方面,又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不具备市场主体应有的伦理自觉。众多电商商家玩“血拼”的噱头,忽悠消费者,也昭示了一个灰色事实:电商行业,还处在秩序混乱时期。追求可见收益,成了商家们的唯一目的,为此,它们不惜试探法律、哗众取宠。更有放得开的,索性搭上个人信誉与人格魅力,只为一时的得失算计。

  对电商行业来说,商业文明的内在秩序是缺失的。事后回望,那种将“小恩小惠”鼓吹成“跳楼血价”的做法,伤害了消费者,也损害了商家自身的公信力。这种“不真诚”的营销姿态,是对消费者理性的低估,也隐藏着“操控市场”的野心。

  若将反思视角拉长,涉嫌欺诈的“价格战”,其间的虚伪与喧嚣,也是电商业秩序治理的沉重代价。那些积淀不足的行业,都会以试错与纠偏,作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从业者难免利用“现实的无序”牟利,而价监局一类的部门所要做的,便是以法规完善和严格执法,来压缩从业者的投机空间。惟有这样,电商行业才能进入规则化的竞争环境中,避免无序的“乱战”。(蒋璟璟)

【编辑:肖媛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