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打击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 75天查4万余起

2012年10月30日 13:51 来源:人民公安报 参与互动(0)

  蜀中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8月1日以来,四川省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7次、每次为期3天的机动车涉牌涉证集中整治专项统一行动。截至10月15日,四川省公安机关共查处故意遮挡、污损号牌10464起、无牌无证违法16076起等各类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共计40514起,捣毁制售假牌假证窝点10个。

  作为“平安四川”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涉牌涉证整治更与“客运安全生产年”、“打非治违”、“牵手平安行”、整治严重交通违法等专项工作统筹兼顾。短短75天内,全省路面涉牌涉证违法显著减少,制售、使用假牌假证行为明显降低,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创造了安全畅通、稳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宣传先行:全省形成浓厚涉牌涉证整治氛围

  “同志,请您出示驾驶证。”8月1日,在成渝高速公路收费站处,一名执勤交警拿出移动警务通,对涉嫌使用假牌假证的车辆及驾驶员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对比。与此同时,一张集中整治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恢恢法网也在全省正式拉开。

  早在今年6月底,涉牌涉证违法整治工作率先在成都、雅安、甘孜、阿坝等地展开。“至8月上旬,全省无牌无证车辆违法上路现象便得到基本遏制,涉牌涉证违法也进一步下降。”四川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侍俊介绍。

  在此基础上,各地公安机关对本辖区无牌无证车辆上路、无证驾驶机动车、假牌套牌机动车等6项重点违法及其他涉牌涉证违法进行深入调研,做到了对辖区涉牌涉证违法情况“底数清、情况明”。8月初,四川省公安厅向全省发布整治通告,进一步重拳出击涉牌涉证违法。

  在全省高速公路的巨幅LED屏幕上,记者看到不断滚动播出着“严查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字幕。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渠道,积极创新发短信、“织”微博、打广告等方式,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民警态度好,又是严格依法检查,我们肯定要积极配合嘛。”采访中,一位正在接受检查的驾驶员向记者说。眉山、乐山、德阳等地及高速公路等重点地区,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依托公安执勤卡点、收费站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宣传,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守法意识。

  集成作战:警种、部门与部队等联动机制基本形成

  跳出传统单一作战模式,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发挥跨区域联动、多警种协作等集成作战优势,积极开展联勤工作,策应重点地区整治行动。国保、经侦、治安、刑侦、交警、法制等部门协调配合,组建联合执勤点和勤务工作组,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开展联合执法。

  通过加强与税务、工商、交通运输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各地公安机关对机动车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严管严查,积极对物流运输部门进行清理整顿,坚持从源头上遏制和查处租用、雇用无牌无证车辆营运的行为,挤压无牌无证车辆非法营运空间。

  据悉,各地公安机关还认真落实教育抄告制度,对涉牌涉证严重违法行为人组织交通法规学习,并抄告违法人所在单位和车籍所在地车管所,强化源头控制和社会协助管理。

  9月29日,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与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及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成都军区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南五省(区、市)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抄告实施办法》,更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军队、武警车辆涉牌涉证违法行为治理和打击伪造使用军队、武警牌照违法行为工作。

  务实求远: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整治工作开展初期,四川省公安厅组建了14个工作督导小组,分别对全省21个市、州及省内各条高速公路实行“全覆盖、零遗漏”督导,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9月12日,公安部对交通违法行为记分规定作了新的要求。为此,四川省厅切实抓好公安部交管局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在四川的试点工作,在全省公路卡口系统建设已经取得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并尽快建成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

  面对查处的大量涉牌涉证违法案件,四川省交警总队结合全省实际,及时对机动车套牌、假牌案件的案件受理、证据规范、处理流程、数据修改、路面查缉、长效机制责任追究等工作进行细致的修改和规范。

  据了解,全省公安机关在全面总结集中整治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入开展涉牌涉证违法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胡雪 何晓)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