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违规占地千亩建高尔夫球场 配20余栋高档别墅

2012年12月15日 09:5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成都违规占地千亩建高球场 配建20余栋高档别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早在2004年,国土资源部早就已经三令五申,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不过记者最近在成都市青羊区调查发现,一个占地1000多亩的新建高尔夫球场正在营业不说,周边居然还有20多栋高档别墅配套。

  而跟这里的歌舞升平相对应的是,因建高尔夫球场而失地的农民,直到现在生活还没有保障。那么这个高尔夫球场是如何冲破禁令拔地而起的呢?失地的农民又该谁来负责?

  从成都往西出三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不远处,成都天府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的大门醒目而别致。开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时速在高尔夫球场边缘小道上从南走到北,大约要六七分钟,沿途有20多栋红墙别墅。公开资料显示,天府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占地1400多亩,练习场占地近3万平方米。

  记者:你们这是几洞的高尔夫球场?

  保安:这边已经正式开始营业,18洞,前9个是灯光球场。

  记者:晚上营业吗?

  保安:晚上营业的,灯光球场。

  和高尔夫俱乐部一街之隔就是心愿花园小区,这是成都青羊区文家街办乐平村等村民的安置房。2007年,为了修建高尔夫球场,乐平村、董家坝村、七里村部分村民先被拆了房子,又被征了地。

  村民:当时没有签协议,没有拿合同。他们在推地的时候,我们才晓得他们要修成高尔夫,我说你要拿来修高尔夫球场,我就不租给你了。

  最初,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出面和村民签了一纸“土地入股协议书”,村民以承包地和自留地入股,合作社负责生产经营、招商引资或对外流转。直到2009年,村民手里才有了份合同。乐平村村民给记者提供了一份2009年11月份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发包方是乐平社区居委会,合同明确,承包土地用途是农业,承包期至2027年。村民们说,虽然政府说的是土地流转,但实际上应该是“以租代征”的形式,每年一亩地能拿到两千块钱左右。

  村民:以租代征报纸上登了是违法的,他就跟我们签了流转合同,流转成合作社管理。

  记者:当时他跟你们说的是要建什么?

  村民:当时没有说,就说给你们统一规划修成小区,能安居乐业。耕地也是2007年占用的,第一年给了1600元,每年递增100块钱,这是租金费,今年是2100,还没有发。

  自家的房屋加土地换来了每人35平米的安置房,以及拆迁补偿款加过渡费28800。以乐平村60多岁的李阿姨为例,实际上她只有4分地,一年的租地收入只有800块钱。实在没辙,村民们花2400买了新农保,不过,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每月才能领到130块钱,不少村民甚至说不清楚自己买的究竟是什么保险。

  村民们说,高尔夫球场加上别墅占地至少在2000亩以上,因为建高尔夫而失地的农民也在2000人以上。几年来,大家都靠着在外打工维持生计。

  村民1:在打工,没办法,娃娃那么小,老人那么老,父母都没有工作,就靠我和老公两个人打工,最早一个月挣600块钱。

  村民2:全靠孩子打工。我们两口子我的社保一个月130,我一个人四分田,一年800块钱租金费,老公花了2400(买保险),现在一分钱没有享受到。

  采访过程中,村民们反复提起社保,大家说,政府几次三番允诺给买社保,这样每个月就能领到几百钱,来解大家的生活之忧。不过,承诺5年都没兑现。

  村民:相关干部和领导就说给买社保,今年告诉明年,到了第二年又没有买社保,从2007年到现在,去年街道办书记又跟老百姓说明年3月份买社保,到了今年3月份,又因为换届,又没有买成社保。

  有村民向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希望查清楚自家的耕地现在究竟是什么性质?建起的高尔夫球场到底有没有获批?国土部门回应:没有批文信息。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

  国土局: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我们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查到没有土地批文。这块地没有批。比如说他们没有报批,涉及相关的规划许可,相关手续没有齐全,手续没有下来。

  国土局明确,没有获批就意味着违法占地。不见土地批文,自然办不到社保。

  国土局:社保部门也要见政府的批文,哪些人属于这块儿被占用土地范围的村民,按照什么标准,社保怎么上,有个分类。没有批文买不到社保,等批文下来以后才能买。如果你要告他的话,你可以向执法队反映,他违法用地,占用了你们的土地。

  违法建成的占地上千亩的高尔夫球场、独栋别墅到底谁来监管?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又谁来保障?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记者 刘黎)

【编辑:肖媛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