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学教授称倒卖个人信息应立法制裁

2012年12月23日 14:5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国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一些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也给许多网民带来苦恼。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尚无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的单行法律,立法亟待加强,要严防相关单位、人员倒卖网民个人信息。

  杨立新告诉记者,在社会生活中,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比较普遍,例如倒卖个人信息;一些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单位、工作人员将个人信息批量盗卖,获取利益;非法获得个人信息的单位或者个人,大量发送垃圾信息、垃圾邮件,骚扰个人生活安宁,甚至进行网络“人肉搜索”,造成个人痛苦。

  他认为,我国现在对网络信息的规制还主要是行政规章。从总体上看,对个人信息保护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缺少具体的规定;二是民法规范、侵权法的规范还不够具体明确;三是对于行政法规范的级别太低,基本上是规章。而国外许多国家,对于在网络上侵害他人信息的行为,都是予以刑事制裁、民事制裁,比较完善。以美国为例,在网络上更重视的是保护私人的著作权,2000年专门制定了千禧年网络数据版权法案,特别保护著作权不因网络上的使用而受到损害。

  杨立新说,我国应当加强立法,对于严重侵害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侵权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同时要兼顾保护公民的表达自由;第二,应当加强对侵害个人信息、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制裁的力度。坚持对于构成犯罪的侵害个人信息、隐私权的行为确定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制裁。对于违反侵害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权的民事违法行为,应当特别明确规定构成侵权责任,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甚至可以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同时,对于行政法的制裁也应当加强,对于违法的单位,予以行政制裁。三种法律责任三管齐下,就能够遏制网络侵害个人信息的严重势头,保护好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杨立新特别指出,要注意规定那些有权收集个人信息的单位、机关等的行为。有权收集个人信息,但不能违法使用,违法使用同样构成侵权责任或者犯罪行为。同时,对于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管束,防止他们利用职权盗卖个人信息。网站、银行、电信、医院、邮政等,都是重点单位,应当加强防范。(记者张航)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