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重庆永川监狱涉毒服刑人员(图)

2013年06月24日 13: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探访重庆永川监狱涉毒服刑人员(图)
21岁的服刑人员梁宽因吸食新型毒品过量导致左手不能正常伸直。 卢洋 摄

  中新网重庆6月24日电 (卢洋 张佳雯)“6·26”国际禁毒日将至。24日,中新网记者走进重庆永川监狱,零距离聆听涉毒服刑人员讲述逝去的青春故事。

  舒适的沙发,简洁的茶几,温馨的窗帘……如果不是窗栏上的铁窗,没有人会将眼前的一切与监狱联系在一起。“这是专门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矫治中心”,重庆永川监狱教育科副科长付本平为记者释疑。

  “现阶段,我们不可能完全、彻底解决刑满释放戒毒回归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家庭问题、情感问题以及其他诸多问题,只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付本平说,这种力所能及的帮助,指在有限的刑期内培养服刑人员改善情绪、心理自救的方法,在服刑人员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或障碍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据介绍,2009年,重庆市监狱系统将心理矫治列为了教育改造重点工作,开始大面积分批次组织民警进行心理咨询培训。永川监狱在部分民警经过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后专门成立了心理矫治中心,矫治中心包括接待室、测试室、个别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治疗室、宣泄室,每天都要接待几位服刑人员,从未间断。此外,为了巩固离监服刑人员戒毒改造成果,永川监狱还开通了每周1天的对外心理咨询电话,由二级心理咨询师民警坐诊专门接受涉毒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咨询。

  在个别咨询室门前,记者碰见了刚做完个别心理辅导的涉毒服刑人员张华。“这是我的第6次心理辅导了。每两周一次,我还剩下3个月的刑期,希望出去的时候能够戒断心瘾。”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22岁的张华是“二进宫”,反复戒断7次仍然复吸了。4个月前,张华因盗窃被捕入狱,刑期7个月。由于反复吸毒,父母已经和他基本断了联系,他自己也失去了戒毒的信心。在第一次个别心理辅导中,张华讲到了他面临的现实。随后,二级心理咨询师民警阳绪章对他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治疗,并通过电话对其父母进行开导,让他们再给吸毒服刑孩子一个机会,帮他重塑生活信心。

  采访中,服刑人员胡明扶着墙一瘸一拐走过来,交谈中他拉起了两条裤管,两条腿一粗一细很明显。“吸毒让我左腿得了严重的脉管炎,医生说如果我再吸毒,这腿就要废了。我从11岁开始吸毒,现在有13年毒龄了。”胡明吐了吐舌头。

  90后的胡明是个富二代,父亲开服装厂,母亲经营十几个大型美容美发店。父母离婚后,他跟着母亲生活,起居由保姆照顾,唯一能证明父母的爱的就是每个月的大笔零用钱。

  成长路上,胡明认识了几个“大哥”,有人欺负胡明,“大哥”会帮他出头。作为回报,胡明的零用钱总会上缴一部分给“大哥”,也是在“大哥”的推荐下,胡明第一次尝试了毒品。随着吸食剂量的增大,胡明的零用钱已不能满足需求,他开始以各种借口找父母要钱。14岁时,胡明开始静脉注射,直到15岁因聚众吸毒进了强制戒毒所,父母才知道真相。胡明说,“父母知道后断了我的零用钱,为了吸毒我去偷去抢,进过9次自愿戒毒所,2次强制戒毒所,进过2次看守所,2次劳教所,最终进了监狱。”

  24年的青春,胡明因为毒品从没谈过女朋友,“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能力去爱一个女孩。不过这次出狱后,我会去尝试的……”。胡明告诉记者,母亲决定等他出狱后带他去外地,让他与现在的生活圈断绝,重新开始新生活。

  付本平告诉记者,戒毒并不是监狱一方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必须要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干预治疗,“除却个别心理咨询,我们还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服刑人员可以自愿报名,他们互相分享所知晓的戒毒成功的案例,借此互相鼓励,重塑对生活的信心。”(文中服刑人员均系化名)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