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贪欲来自控制欲 心理病也是贪腐风险点

2013年09月03日 14:44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关注心理健康,远离腐败张浩/漫画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展的“运用心理学进行职务犯罪分析和预防”课题项目,到今年8月已经运行了整整三年。

  如今,东城区各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履新时都会收到一个“廉政大礼包”——涵盖具体职位风险点、相应职位犯罪案例、前任审计报告、所涉领域预防调研报告等,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心理自测表。这项心理自测,包括被测评人的情感、追求、欲望、金钱观等等。依靠这份不需要展示于外人的自测表,受测者能够完成一次很准确的自我心理评价。它能及时提醒被测评人,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远离职务犯罪。

  心理 是一个犯罪动因

  谈到“运用心理学进行职务犯罪分析和预防”这个课题项目,东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董永格告诉记者,“心理是犯罪的一个动因。这一项目是从心理学、法学、侦查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职务犯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在对职务犯罪的行为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进一步构建与完善职务犯罪预防系统。”

  一个社会人,会有本我、自我、超我这样三个心理学分层。揭示在职场中存在于同一人身上的这三者关系,是自我认知完成的标尺。有了这个标尺,我们可以对具体的人格进行心理学分析与定位,从而找到心理的风险点。

  搜集大量职务犯罪案例,对典型案件中的犯罪人进行访谈,是课题启动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将从犯罪人的家庭、单位环境、个体心理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搜集案例本身就是一次最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及其课题组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

  “通过对两次监狱访谈中得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我们归纳出了官员职务犯罪的心理演变过程。”东城区检察院预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官员腐化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接受访谈的92%的腐败官员是靠实干走上领导岗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结交圈外朋友,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放弃原则,进而走上犯罪道路。该院经调查发现,这些走上犯罪道路的贪官中,为数不少的人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困难,过过苦日子,有的则是受到了父母看重物质利益的影响。

  贪欲 是一种控制欲

  通过对职务犯罪人的心态进行分析,课题组归纳出了三种职务犯罪心理类型:精英心理、鸵鸟心理、补偿心理。这些不良心态的存在,导致在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情况下,促生职务犯罪。

  精英心理——几年前,该院办理了一起贪污案。办案检察官从嫌疑人的办公室搜查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他的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几年之内做科长,几年之内做处长,几年之内做局长。还特别标注有与科长相匹配的价格、与局长相匹配的价格。每一年达到了什么目标,就给自己评几颗星。屋子里挂满了他和大人物的照片。这个人口才好,写一手好字,同事们由衷地夸他,他也很陶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样的人太过追求成功,沉浸在才气、权力、成就当中,自我陶醉,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无论是财富还是权力,总想一个又一个超越。一旦现实环境满足不了他的需要,就容易走上自我放逐的犯罪道路。

  鸵鸟心理——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鸵鸟一旦受到其他动物威胁,就跑啊跑,拼命跑,跑不动了就一头扎进沙堆里,以为听不见看不见,外界风险就不存在了。持这种心态的人一方面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但另一方面,又怀有侥幸心理,不愿因违法犯罪而丢掉工作,但又希望“鱼与熊掌兼得”。

  补偿心理——心理学中的自我防御机制就是人会无意识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这一心理类型表现出了人格的不稳定、缺损和障碍。尤其是那些经历千辛万苦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隐藏自己的真实心理,在单位是好领导,在家里又孝顺又能“担大事儿”,社会宜人性很强,有很多的朋友。这些人一旦因犯罪被查处,不少人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人还有另一面,又贪又色又狠毒,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判若两人……

  “人的贪欲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从国外学成归来、现在北京金融街一家金融信托投资公司担任培训部总负责人的林成筑说,“有的人或通过权力、或通过金钱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贪官是两者兼而有之。一个人的人格力量绝不是权力和金钱带来的。在职场乃至官场中,焦虑、恐惧、抑郁、嫉妒、仇恨等等这样的不良心理,需要科学的方式对待和指引。”他主张,职务犯罪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反过来对制度设计进行反思,找到因心理疾病导致犯罪的根源。

  “谎填” 是一种心理病

  从东城区检察院提供的材料中,记者找到两则案例,从中选取了犯罪人填写的“个人成长”、“犯罪认知”、“自我评价”三项内容。这三项内容可以形象地再现职务犯罪者的心理曲线。

  案例(1):中央某部委王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1994年至1996年,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中国蓝田集团高层请托,使不具备上市资格的蓝田股份公司上市。1998年,王某以30万元人民币购买当日收市价合计为170万元的内部职工股28万股;1999年,王某将28万股以1200万元卖出。检察机关认定此事实为受贿行为。另外,王某拥有3处豪宅、100余万元资金来源不明。

  个人成长: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家庭条件艰苦。我干过很多工作……

  犯罪认知:我就是打了个擦边球,如果法律写得很清楚不让买,我肯定不会买。我做的事情和我的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事情是十年前的,说实话,出事了我也很吃惊。

  自我评价:我是一个追求完美、高标准的人。同时,我是一个以事业为主、利益为淡的人。每次人家送东西来我家,我都让爱人看看里面有没有装钱,装钱的我是不要的。我们单位经常有创收什么的,我都不要。

  案例(2):国家某局司长郝某受贿案。

  2004年3月,郝某在担任司长期间,利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审批的职务便利,和妻子付某向山东威高公司总经理陈某索要贿赂20万元;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郝某为浙江苏嘉医疗器械公司、微创医疗器械公司等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批准生产提供帮助,收受这几家公司给的贿赂款5万元,雅阁轿车一辆,高尔夫球俱乐部旅游会籍卡、会员卡3张——郝某打了十多年的高尔夫,3张卡价值近50万元。

  犯罪认知:我觉得我的问题不是个事,那几张卡是别人送的,有时候会一起打球。我看球场上不少官员都去了,他们也没有出事啊!我就一直没有当回事……

  自我评价:我母亲对我的教育太看重物质,让我对物质的追求没有度。我不是责怪母亲,但是人的情操、德行、人格还有气节对挡住歪风很重要。

  该院预防处负责人分析说,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犯罪人的自我评价都很高,都在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找借口,都是无意识“谎填”自己的心理状态。其实,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和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犯罪人生是有影响的。

  而那些还没有“出问题”的干部,在填写心理自测表时,则会有意识“谎填”,进行心理掩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一位担任秘书的年轻公务员对此一语道破天机:我总不能承认自己心理可能“有病”,影响自己升迁的机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吧?

  自测 是一种警醒

  董永格介绍说,“自测,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法律的、制度的、思想的,以及心理上的预防,需要各自发挥其作用才能充分奏效。”

  “自测这种方式比较科学,也符合现实。”林成筑说,“我们的心理治疗机构良莠不齐,国人对于心理疾病的认知程度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对公务员进行公开的心理测评还不现实。”但是,在林成筑所在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心理测评和心理治疗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

  他说,金融行业接触的高端人士、富有人士很多,过手的金额常常数目巨大,甚至一笔就超过普通家庭一辈子的收入总和。进入金融行业的年轻人多,现在的中间力量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水平大部分都不高,就像微博上说的那样,“吃着4块钱的煎饼,谈着4亿元的项目”。心态的失衡就成为他们必须预防的心理风险,所以工作之余既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也要给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心理治疗的帮助。

  对于官员而言,东城区检察院的《价值取向量表》和《自评量表》是一个不错的自我心理测评测试。如果——仅仅是一个如果——在这些犯罪产生以前做心理测评的话,如果——也仅仅是一个如果——这些官员可以诚实填写心理测评的话,那么,肯定是会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因此可以说,一个强力纠错的心理评估体系,才是避免权力官员腐化、提升官场与职场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就此而言,心理评估意义非常。尤其是当前正在开展的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在查找自己思想问题的同时,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那么在一定意义来说就能远离腐败。

【编辑:王安宁】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