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对张曙光“运作”院士的调查不能烂尾

2013年09月30日 0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张曙光案庭审,除了贪腐情节外,最令公众感兴趣的,是他在增选院士过程中的重重黑幕。

  据庭审披露,觊觎中国最高学术称号已久的他,为了院士头衔,一边广泛网络关系,一边受贿2300万元用于“运作”。这一情节使得公众一片哗然。虽然院士增选黑幕传闻已久,这次却不是传闻,而是法庭上展现的案情。

  张曙光受贿的2300万元究竟有没有花出去?如果花出去了,他花在了哪些环节?有没有院士受贿?有没有院士违反科学道德?这些问题,早已在公众心目中发酵升级,人们都希望能调查个水落石出。

  不单是公众,连中科院的大多数院士,尤其是技术科学部的院士,也希望能展开彻查。因为,如果这件事就这么消无声息地结束了,技术科学部的每位院士就都没法洗脱嫌疑。毕竟,只有他们的支持和手中的选票,可最终决定张曙光能否成为院士,他们是张曙光最有可能“使钱”的一群人。如果不调查清楚,他们将全体蒙尘。

  截至目前,中科院学部工作局除一则声明称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未曾收到关于“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外,别无表态。侦查机关也称对此没有进行调查,媒体披露后,也无相关部门出来公开表态将彻查这一事件,人们难免担心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有烂尾的可能。

  其实,谁都知道,张曙光已经落网,只要追问下去,这事不难查清。不查的原因公众不得而知,但公众都知道,这不是个查不查得清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查,愿不愿查的问题。

  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在调查其他案件中,如果明确发现其他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就有责任调查清楚,给社会一个交代,何况此事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此巨额的受贿款项去向不明,完全有新的行贿受贿犯罪可能,岂能不了了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如果忌惮于涉嫌者的社会地位,就不敢调查,这既不符合“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必须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的中央反腐精神,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漠视。

  中科院在事件中的表现和事后的公开回应,受到了社会强烈批评。有评论认为,中科院的这种应对方式,与公众期待存在极大的落差,“中科院处在舆论的风暴眼中,却试图逃避责任,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冷静地看问题,张曙光究竟有没有贿选院士,这可能确是中科院无权无力调查的。但中科院至少可以调查出以下情况:张曙光增选院士过程中如何造假,他如何包装自己,有没有院士因此丧失科学道德,对张曙光学术造假的调查机制为何失效,等等。把张曙光事件当做整改契机,检讨处置失当,改革相关制度,这才是积极有效的应对,而不是一纸声明就脱了干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张曙光“运作”事件的处置意义重大。说轻点是不放过坏人,不玷污好人,就此社会关注的事件给公众一个负责的交代;说重点,此事关乎科学道德和院士制度建设,甚至关乎学术社会的风气和对高尚道德的信仰。作为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院士和法官、医生一样,都是社会道德的标杆,如果这里都有了崩堤的裂痕,将极大地撼动社会的道德基础。

  兹事体大,不可不察。为此,我们将追踪报道,也呼吁有关方面彻查此案,绝不能让调查在众目睽睽下烂尾。叶铁桥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