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别指望测谎仪能扶起人心

2014年02月14日 16:15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法院不是简单地运用证据规则判案,而试图以测谎鉴定还原事实真相,这种负责任的初衷和办案态度值得肯定。但各方对这份鉴定不宜寄予过多期望,测谎仪更难以承担扶起人心之重。

  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结尾令人深思。郑州就发生了一起真实版“扶不扶”的案例,因没有直接证据,纠纷陷入死局。一方说被撞,另一方说是做好事遭讹诈。据报道,法院经过庭前质询后,同意给双方做测谎鉴定,目前该测谎相关程序仍在进行中,法院将择日审理此案。

  在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要还原客观真相确非易事,这使得案子陷入僵局。其实,从举证责任的角度厘清双方责任并非难事。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本案中如果伤者拿不出证据,他人就无需承担责任。

  当地法院并没有简单地运用举证责任作出判断,而是在一方申请、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对双方进行了测谎鉴定,这体现出当地法院负责任的初衷,这种办案态度值得肯定。然而,笔者以为各方对这份鉴定不宜寄予过多期望,测谎仪更难以承担扶起人心之重。

  在现行法律中,测谎结论并非法定证据。重大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公安和检察机关有时会借助测谎仪询问犯罪嫌疑人、重要证人,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测谎结论不能作为定案、审判的证据,它只为侦查工作提供搜集证据、突破案情的思路。而在普通民商事案件中,对此更是极少使用,也只是起到帮助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的作用。

  之所以法律慎用测谎仪,一方面在于测谎仪也有“撒谎”的时候,其能否发挥预期作用,跟测试的外部环境、被测试者个体状态、测试师水平以及问题设计都密切相关,更比之DNA测试等其他科学证据,成功概率要低很多。另一方面也在于,即使身临其境者也可能对事发状况有着错误认识。测出其未说谎不意味着他主观认为的就是客观准确的。

  虽然测谎仪在一些案件中曾经起到过威慑作用,一些理亏者因为对方提出测谎,出于心虚主动“坦白”。可就本案而言,如果撒谎者在测谎仪的压力下主动承认错误,自然皆大欢喜。但显然可能存在至少两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一是双方在主观上都着实认为自己所述是真实的,并且都通过了测谎仪。这将陷入另一个尴尬局面。二是撒谎者心理素质好,诚实者心理素质差,结果撒谎者比诚实者显得还要诚实。即便法院最终没有采用这份鉴定,而是根据证据规则作出裁判,也可能让诚实者陷入另一场不公平的舆论审判。

  扶不扶命题的终极症结在于,在伤者没有社会保障的语境下,答案是非将对双方得失造成极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左右人心天平、做出违心选择。可见,在扶起人心这道子命题上,唯一正解也许只能期待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说真话无须付出太多代价。舒 锐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