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盼土地财政大审计揪出一批“大老虎”

2014年08月18日 10:03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消息首次对全国土地财政“家底”的大审计将于近日开始,两个月后,审计报告将披露各地土地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这将是首次全国性土地管理工作审计,其中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最为民众所关注,大审计被寄予医治地方“土地财政”的期望。(《山东商报》8月17日)

  媒体和舆论之所以把此次全国土地财政审计称为“大审计”,一来范围大,此次审计是全国性的土地财政大摸底,审计范围一直下到县级;二来规格高,由国务院牵头,时间跨度大,审计范畴广,涉及部门多。

  土地财政“大审计”的新闻出笼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不但对这次“大审计”给予厚望,而且对“大审计”的背后,还有四个“小期盼”:

  第一,“大审计”要做到“大公开”和“大透明”。既然这次波及全国的“大审计”,就应当做到公开透明,通过当地网络与电视等载体公布审计进程与结果,这不仅有利于公众监督,也有助于审计人员不搞暗箱操作。

  第二,此次“大审计”要掀起审计风暴,揪出一批土地“大老虎”。根据此前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来看,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所以,希望此次“大审计”不能徒有虚名,让喝土地财政“血”的腐败官员,以及土地交易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官员,一一“大亮相”,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并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三,土地出让金用途之谜应解开。现在只知道土地出让金“取之于农,而用之于城”,城市变得日新月异,农村依然破旧不堪。因此,对这次“大审计”过程中,土地出让金的“用途”——包括它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都应该予以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最后,审计被寄予医治地方“土地财政”的期望。根源在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相匹配上,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地方政府的事多而钱少,因而才对“第二财政”恋恋不舍。国家站在财税的视角,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税与事权,加快费改税的进程,启动税收制度变革,使地方政府拥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从而回归到市场监督者和“守夜人”的本位。

  □ 吴睿鸫(河北 职员)

【编辑:高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